清夜沉沉漏将换,东方月高银河淡。
美人调筝促金雁,清歌一曲行云断。
四座宾客不肯散,时时顾影流清盼。
主人更催着舞衣,氍毹花乱银烛辉。
腰支拂地鸾孤飞,钟漏残尽未忍归。
问言乃知窦氏女,昔日掌中今是非?
清夜沉沉漏将换,东方月高银河淡。
美人调筝促金雁,清歌一曲行云断。
四座宾客不肯散,时时顾影流清盼。
主人更催着舞衣,氍毹花乱银烛辉。
腰支拂地鸾孤飞,钟漏残尽未忍归。
问言乃知窦氏女,昔日掌中今是非?
这首明代诗人左国玑的《清夜吟》描绘了一幅深夜宴饮的画卷。诗的前两句“清夜沉沉漏将换,东方月高银河淡”写出了夜晚深沉,漏壶声即将更换,月亮高悬,银河淡薄的宁静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美人调筝促金雁,清歌一曲行云断”描绘了美人的曼妙筝音和清脆歌声,如同金雁飞翔,行云被触动,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情感的流转。宾客们被深深吸引,不愿离去,“四座宾客不肯散,时时顾影流清盼”,反映出宴席的热闹和人们沉浸其中的情态。
“主人更催着舞衣,氍毹花乱银烛辉”描述主人的热情邀请和舞会的盛况,地毯上花朵般的舞姿与银烛的光芒交相辉映,场面繁华而热烈。舞者轻盈如鸾鸟,直到夜色将尽,“腰支拂地鸾孤飞,钟漏残尽未忍归”,舞者的身影在时间的流逝中显得更加动人。
最后两句“问言乃知窦氏女,昔日掌中今是非?”以疑问收尾,暗示了宴会上的主角可能是一位窦姓女子,她的身份或地位今昔对比,引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夜宴饮的欢乐与哀婉,以及人生的无常。
西风落叶长安梦,晚节寒花老圃心。
玉帐分兵赋采薇,梅华吹雪上戎衣。
将军意气中流楫。丞相功名采石矶。
金寒霜气山无虎,剑动星光水有龙。
皇帝当年第九春,宫符仍诏刻麒麟。
军咨祭酒金台夜,国子先生铁璧人。
落花水煖千船聚,芳草春深一鹤归。
米车已过尘迷路,渔网才收月满船。
海燕故人意,杜鹃游子心。
故里千山隔,终年一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