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心事旧相知。相别去年时。
如今重睹春风面,此年时、消瘦些儿。
天上玉堂何在,人间金鼎频移。风尘不染素罗衣。
脉脉倚柴扉。桃根桃叶争春媚,尽教他、浓抹胭脂。
老我扬州何逊,陇头谁为题诗。
岁寒心事旧相知。相别去年时。
如今重睹春风面,此年时、消瘦些儿。
天上玉堂何在,人间金鼎频移。风尘不染素罗衣。
脉脉倚柴扉。桃根桃叶争春媚,尽教他、浓抹胭脂。
老我扬州何逊,陇头谁为题诗。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风入松·梅花》是谢应芳所作,以梅花为题材,表达了词人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岁寒心事旧相知”,借梅花坚韧的品格,抒发了词人对旧友的深深怀念。次句“相别去年时”则暗示了与友人分别已久,时光荏苒。
“如今重睹春风面,此年时、消瘦些儿”描绘了词人再次见到梅花时的情景,感叹物是人非,梅花依旧,而人事却已略有改变。“天上玉堂何在,人间金鼎频移”暗指昔日的繁华不再,世事如梦,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下片“风尘不染素罗衣”以梅花的洁净形象自比,表达词人坚守高洁的心志。“脉脉倚柴扉”则写出词人独自倚门,默默无言,内心充满感慨。“桃根桃叶争春媚”借桃花的艳丽反衬梅花的淡雅,暗示世态炎凉,唯有梅花能保持本真。“尽教他、浓抹胭脂”进一步强调梅花的素雅之美,不需过多修饰。
结尾两句“老我扬州何逊,陇头谁为题诗”以扬州才子何逊自比,感叹自己年华老去,无人再能理解或歌咏自己的心境,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怀才不遇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梅花寓言,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沧桑的深沉感慨。
子昔负奇气,携书游泮庠。
学成迈流辈,策足驰康庄。
袖然掇乡荐,职教居蜀邦。
乐育著成绩,升擢闽海旁。
讲道心靡懈,善诱极周详。
于兹复九载,化雨深门墙。
既最天官考,超秩严诠量。
谓子才力优,岂宜专一方。
分教登胄学,斯文有荣光。
时当仲冬候,旋载南京航。
河冰冻未坚,执别途路长。
翔风振林木,鸿雁鸣且翔。
徘徊不能去,浩歌慨以慷。
愿言厉初志,为国成俊良。
作诗写朋好,白首无相忘。
君子谢时好,幽居恒晏如。
开轩种梅树,宛若临西湖。
托根既得所,不受纤尘污。
岁寒濯冰雪,粲粲明肌肤。
幽芳袭图史,疏影交座隅。
於焉企高洁,澹泊聊自娱。
一朝领文教,中道异所趋。
梦寐二十载,延想徒踟蹰。
素心谅可托,白首期不渝。
他时幸归老,庶以返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