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梅八景为刑部郎中郭鼎贞题·其二九峰叠翠》
《东梅八景为刑部郎中郭鼎贞题·其二九峰叠翠》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叠嶂回峦复几重,千岩万壑翠连空。

遥兼积霭林光润,近染晴云树色浓。

深涧鸟啼迷晚黛,苍崖人语度冥濛。

忆从蚤岁同登览,曾上凌霄第一峰。

(0)
鉴赏

这首明代金幼孜所作的《东梅八景为刑部郎中郭鼎贞题(其二)九峰叠翠》诗,描绘了九峰山的壮丽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峦叠嶂、千岩万壑的自然之美。

首联“叠嶂回峦复几重,千岩万壑翠连空”,开篇即以“叠嶂”、“回峦”描绘出山势的连绵起伏,再以“千岩万壑”展现山体的广阔与复杂,最后以“翠连空”点明山色的青翠欲滴,与天空相接,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画面。

颔联“遥兼积霭林光润,近染晴云树色浓”,进一步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阳光照耀下的景象。远处的云雾与树木相互映衬,增添了一种朦胧美;而近处的晴云则将树木的色彩渲染得更加浓郁,使得整个画面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颈联“深涧鸟啼迷晚黛,苍崖人语度冥濛”,通过声音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深涧中的鸟鸣声与傍晚的山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韵律;而苍崖之上的人语,则在朦胧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尾联“忆从蚤岁同登览,曾上凌霄第一峰”,诗人回忆起早年与友人一同登山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曾上凌霄第一峰”一句,不仅点明了登山的地点,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

综观全诗,金幼孜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描绘了九峰山的自然风光,既展现了山川之美,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再赠周国祥言相

纷纷世上少全人,鹤睫分光照始真。

李相头颅君莫笑,神仙犹现羽禽身。

(0)

出城

久病欣初愈,长忙爱暂閒。

出城因送客,沿路得看山。

(0)

下营晓行二首·其二

月淡云浓弄晓晴,草中白处路微明。

垂鞭缓辔十馀里,始听鸣鸡第一声。

(0)

答柳道传饷笋

东家鼎烹矜大嚼,西家呼卢赛乳酪。

肉食那知儒素风,似君臭味将无同。

知我山斋少白粲,随时易办松花饭。

佐食投箸毋乃馋,筠笼新掘来幽岩。

封题遥寄四五尾,歆然解剥出肌理。

和以芹根及薤芽,醯盐澹著香无涯。

黄齑脱粟绝滓腻,得此加餐检残笥。

手把南华读一过,诗思陡涌如春波。

题箑酬君君莫笑,胸中成竹谐清调。

(0)

怀龚山人圣予

西北有杰阁,岧峣切云天。

绮窗通四望,绰约流苏悬。

中有绝代人,端居方盛年。

被服既殊众,容采亦鲜妍。

瑶床置宝瑟,玉轸朱丝弦。

有时扬妙指,泠泠宫商传。

曲终恣仰頫,托契轩农先。

靡曼谐里耳,大雅谁能怜。

我欲往从者,淮海生寒烟。

(0)

春日集张元吉兄弟宅

衔杯不让阮家风,况复阳春白雪融。

调合西堂琴欲响,情深北海酒难空。

诗题历历诸名迹,酬和年年几醉翁。

未尽清狂尚期约,同看灯火月明中。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