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江三高祠.范蠡》
《吴江三高祠.范蠡》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越敢吞吴皆范子,后来庙食太湖滨。

邦人岂是忘仇怨,要勉吴臣似越臣。

(0)
翻译
那些敢于吞并吴国的人都像范蠡一样,他们的庙宇后来建在太湖边供奉。
当地的百姓难道已经忘记了仇恨和恩怨,只是希望吴国的臣民能像越国的臣民那样忠诚。
注释
越敢吞吴:形容非常有胆识和决心。
皆范子:指像范蠡这样的人物。
庙食太湖滨:在太湖边建立庙宇供奉。
邦人:当地人,指吴国的人民。
忘仇怨:忘记过去的仇恨和恩怨。
要勉:希望激励。
吴臣似越臣:吴国的臣民能效仿越国臣民的忠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茵所作,名为《吴江三高祠·范蠡》。在这短小的四句中,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与忘恩的深刻思考。

"越敢吞吴皆范子"一句,提及了春秋时期越国吞并吴国的事迹,并将其归功于范蠡等人。这里的“皆”字用得恰到好处,强调了范蠡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后来庙食太湖滨"则描绘了一种景象,表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虽已远去,但他们的英灵依旧受到后人的祭祀。太湖之滨,既是自然风光的美丽,也承载着无数英雄的故事。

第三句“邦人岂是忘仇怨”表现了诗人对于民族记忆和忠诚观念的强调。这里的“岂是”表达了一种反问,意在肯定人民不会轻易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和他们所承受的恩怨。

最后一句“要勉吴臣似越臣”,则是在呼吁现实中的忠诚之士,要像古代的越臣一样,为国家尽忠。这里的“勉”字,含有激励、劝诫之意,表达了诗人对后人的期望和寄托。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叶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透露出其对于忠诚与国家记忆的思考。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回顾,诗人在强调历史的价值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赠相士蓑衣道人杜需二首·其二

坐来小歇过眉拄,客里那能满眼酤。

肯脱蓑衣借侬著,鸥边雨外且江湖。

(0)

题陈叔虎绣梅花扇

指下生寒影,针端即化工。

冰痕将雪点,不受烛光融。

(0)

酴醾初发

一春长是怨春迟,过却春光总不知。

已负海棠桃李了,再三莫更负酴醾。

(0)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四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0)

道旁草木二首·其二

古树何年涧底生,只今已与岭般平。

千梢万叶无重数,一一分明报雨声。

(0)

蛩声三首·其二

床根吟夜句冥搜,莎底啼寒泣怨秋。

人世如何无苦乐,一般蟋蟀两般愁。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