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视生民,其言始张载。
非有仁人心,此理亦殊晦。
原野厌人肉,本旨究安在。
争城求不杀,毋乃类犬吠。
同胞视生民,其言始张载。
非有仁人心,此理亦殊晦。
原野厌人肉,本旨究安在。
争城求不杀,毋乃类犬吠。
这首诗名为《乱中杂感五首(其五)同胞》,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战争中人性与道德的深刻反思。
首句“同胞视生民”,点明了诗的主题——在混乱的战争中,人们如何对待彼此,如何理解“同胞”这一概念。接着,“其言始张载”引用了张载的话,强调了仁心的重要性,认为没有仁爱之心,道理也会变得晦涩不明。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中人性光辉被遮蔽的忧虑。
“原野厌人肉”一句,直指战争带来的残酷现实,原野上充斥着对人类生命的践踏和消耗,揭示了战争的无情和残忍。接下来,“本旨究安在”提出了疑问,追问这场屠杀的真正目的何在,表达了对战争意义的质疑。
最后,“争城求不杀,毋乃类犬吠”以形象的比喻,将争夺城市的行为比作狗吠,讽刺了战争中的无意义争斗。同时,也暗含了对和平的渴望,希望人们能停止这种看似无谓的冲突,追求真正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批判态度,以及对和平与人性的呼唤。
小院桃花雨。镇销魂湘帘半卷,数声啼宇。
门外斑骓勾留旧,携手画阑私语。
消受者酒边眉妩。
绿鬓飘零维摩榻,算年来略解伤春苦。
吹玉笛,甚情绪。筝堂夜按阳关谱。
漫催成红悽绿怨,茜盟无主。
十丈车尘宣南路,埋尽春愁几许。
有多少云鸿失侣。
一寸情天伤心碧,便微躯化石都难补。
持此恨,竟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