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高文斗招同诸公登浮粟》
《九日高文斗招同诸公登浮粟》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野色秋光满,亭高客望先。

酒香茶盏缓,日煖菊花鲜。

身世存微虑,山河带暮烟。

不因佳节序,难得到名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登高远眺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首联“野色秋光满,亭高客望先”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秋色满眼,站在高高的亭台上,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仿佛先于他人感受到了这份秋意。颔联“酒香茶盏缓,日煖菊花鲜”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活动,通过饮酒品茶、赏菊晒暖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在秋日里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颈联“身世存微虑,山河带暮烟”转而抒发了对个人命运和广阔世界的思考,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也有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慨。尾联“不因佳节序,难得到名泉”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自然美景的珍惜,认为如果不是在这样的佳节,很难有机会享受到如此美妙的山水之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都官叶郎中归三衢

宗邸横经授小侯,迹同半隐久沈浮。

却寻故国溪山路,多谢朝堂钟鼓楼。

冉冉年华年老态,纷纷时事作閒愁。

一丘一壑平生志,况有门人伴钓游。

(0)

入石壁山

身似浮云年似流,人间扰攘只宜休。

老来已习青萝子,隐去应追白道猷。

填入乱山宁计路,定看落叶始知秋。

他时谷口人相遇,莫问裁诗谢五侯。

(0)

山亭晚春

山庭晚来静,林石自巉岩。

犬去吠人语,花飞恣鸟衔。

晴烟熏茂草,煦日蔼高杉。

更喜团圆月,清光下碧岩。

(0)

留守相公

中和堂饮夜厌厌,逸客峨冠欲堕簪。

深荷相君怜老意,改题毡幄醉眠庵。

(0)

宿秀峰寺

夕钟初断海鲸音,投宿香园半翠岑。

冰簟浸床消客梦,水帘澄月伴僧吟。

雄风拂衽清凉极,珍树交柯翠翳深。

一夜汉阴机事息,草堂虚论破烦襟。

(0)

古瓦砚诗·其二

已恣玉锋磨藓骨,更持蟾泪湿云根。

欲知千载凄凉意,尚有昭阳夜雨痕。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