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山剩水也春光,何谢园池旧洛阳。
秉烛放歌天欲晓,雨香檐外更花香。
残山剩水也春光,何谢园池旧洛阳。
秉烛放歌天欲晓,雨香檐外更花香。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花园中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首句“残山剩水也春光”,虽言“残山剩水”,却意外地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暗示即便是在看似荒凉的环境中,春天的光辉也能显现。接着,“何谢园池旧洛阳”一句,将眼前的景致与历史上的洛阳名园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秉烛放歌天欲晓”描绘了一幅夜色渐退、晨光初现的画面,诗人手持蜡烛,放声歌唱,似乎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最后一句“雨香檐外更花香”则通过细腻的嗅觉描写,将雨水的清新与花朵的芬芳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感官体验,让人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自然香气,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园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搜烟入虚壑,灵草多菌芝。
日霜未相蚀,经秋含绿蕤。
天光细如线,宛转岩隙垂。
翔禽影忽掠,人语虚无吹。
通明达真地,意坦行忘危。
崖藓触巾帽,碎影还扑衣。
径转得平壤,四望空所依。
峰峦尽低俯,不顾流云驰。
窥林见城郭,或疑人民非。
安得驾麋鹿,乔佺共遨嬉。
积磴风箨堆,涩壁水藓痕。
道士已仙去,但守青鹤魂。
雕光不能閟,凿劫先乾坤。
削作匏壶圆,穹盖如覆盆。
古茑铁色瘦,牢繫虞渊根。
蝠翼炯照面,于此衍礽孙。
不擢地脉秀,谁识天象尊?
愿敞玉延宴,挹斗当瑶樽。
人天愁苦接欢乐,自午彻夜声撼城。
城中万炬火云赤,纠缠一气烟海青。
青烟接湖水转白,水光返照山偏明。
山根楼阁半仙鬼,山上松莎杂露星。
露芒忽散星影涩,云气吹来袖微湿。
风浮云去遍六合,远海螭虬正韬蛰。
阴阳岁月中夜分,窈莽湖山两人立。
芒鞋踏地胶烂菌,笑声逼树警栖鹘。
不随羲娥朝玉京,那有琼浆洗毛骨?
陆生袖携三尺箫,平台倚唱阆风谣。
山为振籁江为潮,云开露净星忽高。
置身直向世外世,大梦未醒劳生劳。
苍龙砺角何招摇,东溟霞紫金鸡翱。
开襟共纳春千里,莫使梅花笑鬓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