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歌虞殡,庄生称绋讴。
挽歌续遗响,百代良悠悠。
滥觞一以溢,遂作滔天流。
有死必有挽,庶人达王侯。
三良与田横,古罕今何稠。
惜哉操觚士,半为谀墓谋。
徇俗苦难免,拒物恒招尤。
毫端有造化,万物自春秋。
纯冕与猎较,孔圣亦何求。
公孙歌虞殡,庄生称绋讴。
挽歌续遗响,百代良悠悠。
滥觞一以溢,遂作滔天流。
有死必有挽,庶人达王侯。
三良与田横,古罕今何稠。
惜哉操觚士,半为谀墓谋。
徇俗苦难免,拒物恒招尤。
毫端有造化,万物自春秋。
纯冕与猎较,孔圣亦何求。
这首诗《书事》由明代诗人杨守陈所作,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文人创作的深刻思考。
首句“公孙歌虞殡,庄生称绋讴”,引用了古代典故,公孙歌为虞殡而歌,庄子则以绋讴表达哀思,以此引出对逝者哀悼的传统方式。接着“挽歌续遗响,百代良悠悠”表达了挽歌作为哀悼逝者的传统,跨越千百年依然回响不绝。
“滥觞一以溢,遂作滔天流”运用比喻手法,将初起的哀思比作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滔天巨浪,形象地描绘了哀思的累积和扩散。接下来“有死必有挽,庶人达王侯”强调了不论身份高低,皆有哀悼逝者的习俗,体现了社会普遍的人性关怀。
“三良与田横,古罕今何稠”对比古代稀少的悲剧故事与现代频繁发生的悲剧事件,表达了对现代社会悲剧频发的感慨。随后“惜哉操觚士,半为谀墓谋”批评了一些文人为迎合墓主而创作谄媚之辞的现象,指出真正的文学创作应追求真实与高尚。
“徇俗苦难免,拒物恒招尤”揭示了文人在追求世俗认可与抵抗外界压力时的矛盾与困境。最后“毫端有造化,万物自春秋”强调了文人的笔力可以创造生命,万物皆有其季节,寓意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与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历史、人性、文学创作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文学价值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