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寄华顶,去天仅容尺。
时有牧羊儿,招邀煮白石。
孤亭寄华顶,去天仅容尺。
时有牧羊儿,招邀煮白石。
此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逸脱俗的画面。诗人以“孤亭寄华顶,去天仅容尺”开篇,巧妙地运用夸张手法,将亭子与天空的距离拉近至几乎可触,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时有牧羊儿,招邀煮白石”,笔锋一转,引入了牧童这一形象,他们或许在煮食,或许在游戏,为这静谧的山景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生活气息。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之趣的和谐共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推崇。
卞和得荆璞,献之以为珍。
当时不见信,弃置同凡珉。
任公钓东海,终岁无寸鳞。
一朝乃大获,厌足浙河滨。
丈夫遇有时,屈伸理相因。
黄金筑高台,青云登要津。
古来公卿贵,皆出畎亩民。
两生吾乡彦,读书非隐沦。
白日辞都门,归卧烟萝春。
努力崇进脩,人生岂长贫。
鹤斋先生鹤上仙,与余曾逢东海边。
手持昆冈绿玉杖,袖有金匮青霞编。
谓余不是红尘客,前度名当在仙籍。
夜阑抵掌论长生,笑指东方晓光白。
尔后飘然各解分,茫茫回首不相闻。
先生遍游五岳去,余亦还山卧白云。
此来忽遇吴贞节,昔事先生受真诀。
借问先生今在不,太清之上朝仙阙。
仙阙深沈隔九关,珠楼璚宇倚高寒。
中有仙人不知数,月为环佩云为冠。
蟠桃花发春漫漫,人世千年如等閒。
我将灭迹栖名山,交搆精魄营神丹。
天倾而后凋朱颜,坐视桑田成海须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