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曾季衡冥会诗·其一丽真留别》
《与曾季衡冥会诗·其一丽真留别》全文
唐 / 王丽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月]韵

五原分袂真吴越,燕拆莺离芳草歇。

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

(0)
注释
五原:地名,这里代指分别之地。
分袂:分手,离别。
吴越:古代两个国家,这里比喻相隔遥远。
燕拆莺离:形容春天结束,燕子离巢,黄莺散去。
芳草歇:花草凋零,意指美好时光的消逝。
年少:年轻的时候。
烟花:比喻繁华或美好的景致,此处指青春时期的快乐生活。
处处春:到处都是春天般的美好。
北邙:地名,位于今河南洛阳东北,常用来代指坟墓之地,这里象征死亡或结束。
空恨:徒然遗憾。
清秋月:清澈的秋夜之月,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翻译
在五原分别后各奔东西,像吴越般遥远,春末燕子离巢黄莺分散,芳草也失去了生机。
青春年少时的欢愉如同烟花遍布每个春天,而今只余北邙山下,清秋月色中空留遗憾。
鉴赏

这首诗是王丽真在唐朝时期所作,名为《与曾季衡冥会诗(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友情和自然景象的深切情感。

首句“五原分袂真吴越”中的“五原”可能是指边塞之地,远离中原,而“分袂”则表达了分别的哀伤。诗人通过这个意象,传递了一种对远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和不舍。

接着,“燕拆莺离芳草歇”描绘了一幅春去秋来的景象。“燕拆”指燕子归巢,而“莺离”则是指莺飞而去,都是春天结束的象征。这些意象和“芳草歇”共同构建了一个季节更迭、物是人非的情境。

第三句“年少烟花处处春”中,“年少”指的是青春时光,而“烟花”则带有一种虚幻不实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因为在那时候,无论何处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最后一句“北邙空恨清秋月”则显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北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空恨”则表达了一种无尽的怀念之情。清秋的月亮,往往容易引发人们的思古幽情,这里也增添了诗句中的感伤色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切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也是对人生易逝、岁月匆匆的一种无奈之叹。

作者介绍

王丽真
朝代:唐

王丽真,事迹不详。有《字字双》词。
猜你喜欢

帅寄诗再次韵

才力高下岐云泥,龟镜国老乳臭儿。

纷纷过眼败人意,棘端觅猴毛不皮。

江西久无金华伯,平水未识元微之。

府公牙颊著天籁,吮漱濩武鸣咸池。

江城屡雪传新作,梁园赋客让瑰奇。

振两文忠旧号令,赤手破敌无所持。

小人拜赐但袖手,匪报未办瑶华诗。

(0)

赠陈钱二别乘·其三

小筑萦人梦,诗翁况旧期。

定携桃叶女,犹羡习家池。

莺燕听歌惯,风烟取醉宜。

饯春馀几日,一笑更容迟。

(0)

和张秀才

山川向晚点尘无,忽讶筛琼屑玉铺。

巧与梅花争便旋,试将姑射比肌肤。

破寒春酒何曾酽,荐箸穷鸠不料臞。

陵藉东君从作意,未妨芽甲暗昭苏。

(0)

李粹伯挽章二首·其一

今代论时杰,如公未易量。

冰壶钟器质,绣段粲文章。

遂郁鸾台望,俄成马鬣藏。

忠贤如此尔,天意竟茫茫。

(0)

过伏龙祠

蜀栈荆江志未酬,两京直拟笑谭收。

仅容孱后存酅祀,谁遣东吴解魏仇。

制敌岂应无法正,为谋不合有谯周。

伏龙祠上长烟霭,愤气堂堂恐未休。

(0)

次韵程帅二首·其二

从昔文章盖代翁,言间有物自无同。

娟妍徒玩花含露,洒落还惊月印空。

底许贱工惭擢矢,信知妙斲有成风。

古今一印元呈露,要在神融领会中。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