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伏龙祠》
《过伏龙祠》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蜀栈荆江志未酬,两京直拟笑谭收。

仅容孱后存酅祀,谁遣东吴解魏仇。

制敌岂应无法正,为谋不合有谯周。

伏龙祠上长烟霭,愤气堂堂恐未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lóng
sòng / chénzào

shǔzhànjīngjiāngzhìwèichóuliǎngjīngzhíxiàotánshōu

jǐnróngchánhòucúnshuíqiǎndōngjiěwèichóu

zhìyìngzhèngwèimóuyǒuqiáozhōu

lóngshàngchángyānǎifèntángtángkǒngwèixi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过伏龙祠》,主要表达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感慨。首句“蜀栈荆江志未酬”描绘了蜀道艰险与荆江波涛的历史背景,暗示了壮志未酬的遗憾。次句“两京直拟笑谭收”则以轻松诙谐的口吻提及两京(长安、洛阳)的收复,暗含对前朝功绩的肯定。

第三句“仅容孱后存酅祀”指出即使在艰难时期,国家仍勉强维持着君主的存在,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第四句“谁遣东吴解魏仇”借东吴与魏国的历史恩怨,暗示现实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解。

第五、六句“制敌岂应无法正,为谋不合有谯周”批评了治国策略的不足,认为对抗敌人不应仅凭权谋,而应遵循法度,同时也暗示了对历史上贤臣谯周未能提供正确谋略的惋惜。

最后一句“伏龙祠上长烟霭,愤气堂堂恐未休”描绘了伏龙祠上空弥漫的烟霭,象征着历史的厚重和愤怒情绪的持久,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眼前的景象,寓言式地揭示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理想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蓦山溪.湖泛偕尤悔罨、刘易台

溪头放棹,白鹭飞清昼。

四面绝红麈,扑青苍、山攒水凑。

从中选胜,最爱养鱼陂,围杨柳。阴晴骤。

正是黄梅候。水边林下,名迹千秋有。

今日遂良游,把清尊、临风一酹。

三三两两,相与扣舷歌,沾袍袖。归迟否。

明日刚初九。

(0)

浣溪沙.戏友

鱼子兰香小露滋。起来移近绣帘丝。

嫩黄初剪两三枝。

唤得雪儿教捧去,葵花小合豆青瓷。

谢娘刚好晓妆时。

(0)

忆江南四首·其三

秋日好,天畔雁来初。

野稻乍肥思簖蟹,秋风才起买鲈鱼。黄菊遍庭除。

(0)

虞美人.为李湘浦赋

泥银衫子红罗扇,悄倚雕栏畔。

晚凉消得藕丝风,又看一弯新月上梧桐。

多情自是多愁损,照水怜清影。

碧床落叶响飕飕,可有寄情芳字付东流。

(0)

齐天乐.眼镜

现前便是光明藏,依然那时年少。

有影双圆,无花并蒂,阁住鬓丝轻巧。纤翳净扫。

怪隔一层云,转增分晓。

幸未深深,比量依约近寅卯。当年曾见古道。

静观还自得,和月幽抱。

青白徒翻,妍媸莫辨,短处偏逢嘲笑。今番了了。

恍世界琉璃,顿消烦恼。解识连环,镜中人更好。

(0)

落花·其六

几回墙畔逐飞翰,分付流莺莫报欢。

忆昔晓妆争日丽,而今夜雨又春残。

每遭俗客呼童扫,曾得游人带笑看。

惆怅红颜何处去,青山依旧路漫漫。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