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有招》
《山中有招》全文
唐 / 刘驾   形式: 古风

朗朗山月出,尘中事由生。

人心虽不闲,九陌夜无行。

学古以求闻,有如石上耕。

齐姜早作妇,岂识闺中情。

何如此幽居,地僻人不争。

嘉树自昔有,茅屋因我成。

取薪不出门,采药于前庭。

春花虽无种,枕席芙蓉馨。

君来食葵藿,天爵岂不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zhōngyǒuzhāo
táng / liújià

lǎnglǎngshānyuèchūchénzhōngshìyóushēng
rénxīnsuīxiánjiǔxíng

xuéqiúwényǒushíshànggēng
jiāngzǎozuòshíguīzhōngqíng

yōurénzhēng
jiāshùyǒumáoyīnchéng

xīnchūméncǎiyàoqiántíng
chūnhuāsuīzhǒngzhěnróngxīn

jūnláishíkuíhuòtiānjuéróng

翻译
明亮的山月升起,世间纷扰由此生起。
尽管人心无法静止,但夜晚的街道空无一人。
研习古道以求名声,如同在石头上耕耘。
齐姜早早成为妇人,怎会理解闺房深意。
哪比得上这隐居之地,远离尘嚣无人争夺。
美好的树木自古就有,简陋茅屋因我而建。
无需出门取柴,庭院前就能采药。
虽然未种春花,但枕席间仍有芙蓉香气。
你来此享用葵藿之食,天赐的恩惠难道不荣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朗朗山月出,尘中事由生”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归隐山中的向往和选择。接着“人心虽不闲,九陌夜无行”展示了即便是忙碌的人心,也在深夜无需外出的宁静中得到休息。

“学古以求闻,有如石上耕”则是比喻诗人追求古代圣贤的智慧,就像在坚硬的石头上耕耘,虽然艰难,但不懈怠。下句“齐姜早作妇,岂识闺中情”通过齐桓公的母亲——齐姜早早就开始操持家务的形象,反问出世间女子对于家庭责任和情感的理解。

“何如此幽居,地僻人不争”表达了诗人对偏远山中生活的向往,这种环境让人与世俗纷争隔绝。接着“嘉树自昔有,茅屋因我成”描绘了一幅时间悠久的大树旁新建茅屋的景象,显示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取薪不出门,采药于前庭”则是生活在山中,可以不出家门就能获取柴火和药材,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最后,“春花虽无种,枕席芙蓉馨。君来食葵藿,天爵岂不荣”通过对未栽植花卉、但仍有香气的枕席,以及亲朋好友来访享用自家菜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喜悦。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乐在其中的情怀,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美好的描绘。

作者介绍

刘驾
朝代:唐   籍贯:江东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出游不果

天柱峰前水乱流,石棋渡口叶飞秋。

青鞋已是前身事,纵有篮舆亦懒游。

(0)

冬夜炉边小饮

拥炉可使曲身直,饮酒能回槁面红。

若使金丹真入手,飞腾亦在立谈中。

(0)

书幸

破屋颓垣鬼笑穷,暗中调护赖天公。

频年得疾身犹健,百种无营饭不空。

(0)

雷潭

山郭五里馀,气象忽异色。

蛟龙尝此蟠,潭水至今黑。

变化验莫穷,白昼起霹雳。

山形抱江来,怪石莫倾侧。

有寺出其间,户牖立丹壁。

微云垂鉴中,彩色画不得。

小阁才数弓,吐纳半江碧。

日光涵游鱼,到底如不隔。

老竹风萧萧,长根擘青石。

送声寄哀弦,往往动魂魄。

载酒同遨游,逢奇得搜索。

形体相与忘,山林信吾适。

乃知人世间,舍此固怵迫。

(0)

题质夫竹居

西园一丛竹,岁久枝干繁。

会见鸾凤栖,莫厌鸟雀喧。

玉声寒雨碎,翠色朝烟昏。

萧萧黄素叶,风吹拥篱根。

主人避俗客,青苔坐柴门。

劲节谅无比,幽怀不可言。

(0)

雪夜不寐偶成短句十首用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为韵·其六

吟苦不成寐,寒窗凝夜缸。

千古谁知心,遥遥贾长江。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