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拥弊裘,径上古原头。
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琼峰埋积翠,玉嶂掩飞流。
曜彩含朝日,摇光夺寸眸。
寒空标瑞色,爽气袭皇州。
清眺何人得,终当独再游。
凌晨拥弊裘,径上古原头。
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琼峰埋积翠,玉嶂掩飞流。
曜彩含朝日,摇光夺寸眸。
寒空标瑞色,爽气袭皇州。
清眺何人得,终当独再游。
这首诗描绘了早晨登山赏雪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独自再游的意愿。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
开头两句,“凌晨拥弊裘,径上古原头”,写出了诗人在寒冷的清晨紧紧地裹着破旧的衣服,直接踏上了古老原野的山头,这里的“凌晨”与“古原头”构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坚定的决心和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则描绘了雪后的山景,山色似乎更加靠近,而那高远的天空让诗人的思绪如同水面上的落叶,轻轻地飘浮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对精神境界的一种抒发。
中间四句,“琼峰埋积翠,玉嶂掩飞流。曜彩含朝日,摇光夺寸眵”,通过对山峰和溪流的描绘,展示了雪后大自然的壮丽景象。“琼峰”与“玉嶂”都是形容山峰的词语,与“积翠”、“飞流”相呼应,表现出一种洁净无瑕的美。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朝阳和光线变化的细腻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也映射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寒空标瑞色,爽气袭皇州。清眺何人得,终当独再游”,则是对整个景象的一种概括和升华。“寒空”中的“瑞色”可能指的是雪后天空中出现的彩云或光晕,而“爽气”则是雪后那种清新之气的写照。最末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再次体验这种独自游历的意愿,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早晨雪后山原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超凡脱俗的情怀和意境。
缀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
季秋时欲半,九日意兼悲。
江水清源曲,荆门此路疑。
晚来高兴尽,摇荡菊花期。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鍊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边已。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
临觞忽不饮,忆我平生欢。
我有同心人,邈邈崔与钱。
我有忘形友,迢迢李与元。
或飞青云上,或落江湖间。
与我不相见,于今四五年。
我无缩地术,君非驭风仙。
安得明月下,四人来晤言。
良夜信难得,佳期杳无缘。
明月又不驻,渐下西南天。
岂无他时会,惜此清景前。
亹亹圆象运,悠悠方仪廓。
忽忽岁云暮,游原采萧藿。
北逾芒与河,南临伊与洛。
凝霜沾蔓草,悲风振林薄。
摵摵芳叶零,橤橤苍华落。
下泉激冽清,旷野增辽索。
登高眺遐荒,极望无崖崿。
形变随时化,神感因物作。
澹乎至人心,恬然存玄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