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禾中赠曾庭闻》
《禾中赠曾庭闻》全文
明 / 徐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庾信飘零似转蓬,江关词赋老逾工。

客程半在青山里,壮志全消白社中。

尚有匡床分上下,曾无破屋住西东。

鸳鸯湖畔轻携手,孤负桃花烂漫红。

(0)
鉴赏

此诗《禾中赠曾庭闻》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徐倬所作。全诗以庾信自比,表达了漂泊不定、年华老去却仍坚持文学创作的心境。

首联“庾信飘零似转蓬,江关词赋老逾工”,以庾信比喻自己,形象地描绘了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一般。尽管岁月流逝,但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却愈发精深,词赋作品更加成熟。

颔联“客程半在青山里,壮志全消白社中”,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一半的旅程在青山之中,象征着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而壮志全消于白社(可能指贫困或简陋的居所),则暗示了他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困顿,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尚有匡床分上下,曾无破屋住西东”,通过描写居住条件的简陋,再次强调了诗人的生活之苦。匡床(即床)的上下分隔,意味着空间的狭小与生活的拮据;而未曾拥有过东西方向不同的破屋,则是对其居所不稳定、颠沛流离生活的写照。

尾联“鸳鸯湖畔轻携手,孤负桃花烂漫红”,以鸳鸯湖畔的美景与桃花烂漫的景象形成对比,一方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暗含了诗人因生活所迫而无法享受这些美好时光的遗憾与失落。轻携手,可能象征着与友人相聚的短暂快乐,但“孤负”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对此种快乐难以持久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庾信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以及对自身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坚持文学追求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徐倬
朝代:明

(1624—1713)明末清初浙江德清人,字方蘋,号蘋村。明末为倪元璐、刘宗周弟子。清初入谷应泰幕府,为撰《明史纪事本末》。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侍读。三十三年因故被劾归里。以编《全唐诗录》擢礼部侍郎。工诗文。有《蘋村集》。
猜你喜欢

过太山

赤日当中天,炎夏势方盛。

孰知阴已生,动物气先应。

挥汗登太山,抱膝坐危磴。

虫吟与蝉咽,满耳入秋听。

君子识几微,于焉发深儆。

(0)

寄玉山董县丞

蝉联华胄本江都,三策天人百世余。

对竹风声来衽席,哦松日影过阶除。

当筵爱饮杯中物,成案宁辞纸尾书。

笑我山居同浙水,少微星动夜床虚。

(0)

答黄仲埙检阅见寄兼简吴伯宗内翰·其二

铃索无声玉漏残,文渊阁上逼高寒。

恩光频对双莲炬,寿考何须九转丹。

兰殿早朝随唤仗,花砖晚步候鸣鸾。

斯文说有吴夫子,淮海相望欲见难。

(0)

送卢大使归潮阳

潮阳久矣望归来,淮水风帆一日开。

深荷九天滂德泽,不辞五岭冒炎埃。

山中剑气龙吟匣,海上珠光蚌拆胎。

想见故园风物旧,题诗正好寄多才。

(0)

贻沈茂玄大使索登州砚

登州异产胜端溪,即墨封侯品秩跻。

要使九重分雨露,便须五色吐虹霓。

御前漫说宫妃捧,海上频闻使客携。

莫待人间高着价,锦囊好送竹窗西。

(0)

次韵史宪副行可见寄·其一

上国归来月满轩,东湖山水万家村。

极知杜甫心常恋,须信张仪舌尚存。

绣斧从今还使节,鼎台当复大名门。

旧时太白楼前路,蝴蝶春风绕故园。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