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何处无流水,偏到陇头愁入耳。
夜杂羌歌明月中,秋惊汉梦空山里。
陇阪崎岖九回折,声随到处长呜咽。
欲照愁颜畏水浑,前军曾洗金创血。
回头千里是长安,征人泪枯流不干。
人间何处无流水,偏到陇头愁入耳。
夜杂羌歌明月中,秋惊汉梦空山里。
陇阪崎岖九回折,声随到处长呜咽。
欲照愁颜畏水浑,前军曾洗金创血。
回头千里是长安,征人泪枯流不干。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陇头水》描绘了一幅边塞风情的画面。诗中通过流水的声音和意象,传达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战争的残酷。"人间何处无流水,偏到陇头愁入耳",以流水象征离愁,强调了陇头之水格外触动征人心中的哀愁。"夜杂羌歌明月中,秋惊汉梦空山里",夜晚的羌歌和明亮的月光,更增添了凄凉的氛围,使征人的故乡梦在秋天的寂静山林中惊醒。
"陇阪崎岖九回折,声随到处长呜咽",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和水声的悲咽,仿佛在诉说征途的艰辛。"欲照愁颜畏水浑,前军曾洗金创血",水的浑浊让诗人害怕照见自己愁苦的脸色,因为那水中似乎还残留着前军战士浴血奋战的痕迹,增添了沉重的历史感。
最后两句"回头千里是长安,征人泪枯流不干",直接表达了征人对故乡长安的深深思念,以及他们因战争而流离失所、泪水无尽的哀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将士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沧浪池上水,无日不东流。
披竹寻幽径,携壶趁小舟。
杂花分两岸,丛树掩双丘。
旭日金波乱,微风碧雾收。
登临增慷慨,笑语漫夷犹。
野老闲相过,渔人自对讴。
芙蓉晴彩落,菡萏晚香浮。
乐事连长句,忘机狎众鸥。
时逢采芹士,为说故园秋。
翠影侵棋局,晴光漾酒瓯。
醉深偏缱绻,义合愈绸缪。
席故儒官冷,堂升弟子优。
年华欺短发,霜落暗征裘。
画鹢行将去,骊驹唱未休。
柳疏萦马首,帆饱出江头。
别思随烟浪,悬怀倚柁楼。
山昏云尽宿,林暮鸟相投。
今夜中吴月,分光照薄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