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火无遗者,灵光独岿然。
寒池清照日,古木碧参天。
细雨来幽鹭,凉风急乱蝉。
颇知鱼乐意,仍得离钩筌。
劫火无遗者,灵光独岿然。
寒池清照日,古木碧参天。
细雨来幽鹭,凉风急乱蝉。
颇知鱼乐意,仍得离钩筌。
这首诗描绘了黄知录园池的景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自然景观与生物的和谐共存。首句“劫火无遗者,灵光独岿然”运用对比手法,将园池在历经劫难后依然保持其独特魅力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体现了园池的坚韧与生命力。接下来,“寒池清照日,古木碧参天”两句,通过“寒池”与“日”的映照,以及“古木”与“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展现了园池的宁静之美。
“细雨来幽鹭,凉风急乱蝉”则进一步描绘了园池的动态景象,细雨中的鹭鸟显得格外幽静,凉风中蝉鸣的急促又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丰富立体。最后,“颇知鱼乐意,仍得离钩筌”表达了对园池中生物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池及其生态环境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冻云深,淑气浅,寒欺绿野。轻雪伴、早梅飘谢。
艳阳天、正明媚,却成潇洒。
玉人歌,画楼酒,对此景、骤增高价。
卖花巷陌,永灯台榭。好时节、怎生轻舍。
赖和风,荡霁霭,廓清良夜。
玉尘铺,桂华满,素光里、更堪游冶。
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
醉倚高楼风露下,凛凛寒生肌粟。
横管孤吹,龙吟风劲,雪浪翻银屋。
壮游回首,会稽何限修竹。
今夜对月依然,尊前须快泻,山头鸣瀑。
吸此清光倾肺腑,洗我明珠千斛。
只恐蝉娟,明年依旧,衰鬓先成鹄。
举杯相劝,为予且挂团玉。
遂溪张太守,恳意乞南州。
家在白云下,郡当沧海头。
旌旗泷水晚,风雨瘴山秋。
解却淮西印,轻为万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