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石城山》
《游石城山》全文
宋 / 吕声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祇因寻胜到林泉,四抱回峰万景连。

僧过不知山隐寺,客来方见洞开天。

浮图照水光相映,古木依崖影倒悬。

风露了非人世界,濯缨秋后玉壶天。

(0)
翻译
只因寻找美景来到山林,四周环绕的山峰连绵不断,景色万千。
僧侣经过并未察觉隐藏的寺庙,只有来访者才看见洞开的天门。
佛塔倒映在水中,光影相互映照,古老的树木依傍崖壁,影子倒挂。
清风明月,仿佛揭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秋天之后,如玉壶般清澈的天空。
注释
祇:只。
寻胜:寻找美景。
林泉:山林。
四抱:四周环绕。
回峰:环绕的山峰。
万景:景色万千。
僧过:僧侣经过。
山隐寺:隐藏的寺庙。
洞开天:洞开的天门。
浮图:佛塔。
光相映:光影相互映照。
古木:古老的树木。
依崖:依傍崖壁。
影倒悬:影子倒挂。
风露:清风明月。
人世界:人间世界。
濯缨:洗去尘埃。
玉壶天:如玉壶般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风光中游历的景象与感受。"祇因寻胜到林泉,四抱回峰万景连"表达了诗人追求胜境,深入山林之中的情怀,以及对周围环抱的峰峦无限景色的赞美。

"僧过不知山隐寺,客来方见洞开天"则写出了寺庙隐藏在山中,即使行者经过也难以发现,只有当游客到来时,才会发现那洞开的天然奇观,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神秘的欣赏。

接下来的"浮图照水光相映,古木依崖影倒悬"描绘了一幅水中倒影与山中古木交织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艺术化的描述。

最后两句"风露了非人世界,濯缨秋后玉壶天"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风露中蕴含着一种非凡的纯净,而秋后的玉壶天空,则如同清澈的宝石一般,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致的精细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投入,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吕声之
朝代:宋

绍兴新昌人,字大亨。以能诗名。师陈傅良而友蔡幼学,同升太学。宁宗嘉定间历官宿松尉、平阳丞,终昭信军节度推官。有《沃洲杂咏》。
猜你喜欢

五贶诗·其一五泻舟

何事有青钱,因人买钓船。

阔容兼饵坐,深许共蓑眠。

短好随朱鹭,轻堪倚白莲。

自知无用处,却寄五湖仙。

(0)

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其一

鼓子花明白石岸,桃枝竹覆翠岚溪。

分明似对天台洞,应厌顽仙不肯迷。

(0)

书绅

仕有职役劳,农有畎亩勤。

优哉分司叟,心力无苦辛。

岁晚头又白,自问何欣欣。

新酒始开瓮,旧谷犹满囷。

吾尝静自思,往往夜达晨。

何以送吾老,何以安吾贫。

岁计莫如谷,饱则不干人。

日计莫如醉,醉则兼忘身。

诚知有道理,未敢劝交亲。

恐为人所哂,聊自书诸绅。

(0)

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

相府念多病,春宫容不才。

官衔依口得,俸料逐身来。

白首林园在,红尘车马回。

招呼新客侣,扫掠旧池台。

小舫宜携乐,新荷好盖杯。

不知金谷主,早晚贺筵开。

(0)

携诸山客同上香炉峰遇雨而还沾濡狼籍互相笑谑题此解嘲

萧洒登山去,龙钟遇雨回。

磴危攀薜荔,石滑践莓苔。

袜污君相谑,鞋穿我自咍。

莫欺泥土脚,曾蹋玉阶来。

(0)

夜招周协律兼荅所赠

满眼虽多客,开眉复向谁。

少年非我伴,秋夜与君期。

落魄俱耽酒,殷勤共爱诗。

相怜别有意,彼此老无儿。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