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调引·其二》
《清平调引·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调辞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小道上的生动画面。"陌上山花无数开",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路边繁花似锦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路人争看翠軿来",进一步描绘了路人的兴致勃勃,他们纷纷驻足观看那驶来的翠绿车辆,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后两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他希望这辆华丽的车能够悠然地停留,让人们尽情欣赏,仿佛在暗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享受当下的心境。诗人倡导的不仅是留住眼前的美好,更是对生活节奏的放慢和对自然之美的沉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景和人们的反应,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留恋,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闲适与豁达之情。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乐府变十九首·其十四小儿谣之一

木稼木稼,胡不日稼。

(0)

同郭芝韵登三仙楼

城西闻说有仙楼,拾级登来晚景幽。

同志聊为泉石主,明窗不觉水天收。

茶煎老衲香连屋,壁有新诗句琢秋。

仙蝶于今何处去,停云迟月几勾留。

(0)

出门·其二

父在依父身,父没依父坟。

嗟哉失怙人,何为今日行。

瑟瑟西风起,唧唧寒虫鸣。

欲去不能去,秋光亦酸辛。

(0)

咏糕老虎七排限先韵

万户千门仍旧俗,声声捣米度残年。

粘糕入谱时翻样,幻虎新抟貌自全。

竟体白描非仅额,两趺蹲坐俨深拳。

品分枣栗诸羞外,形出熊罴百兽先。

信手拈来真活泼,随心戏弄异雕镌。

点胭一样斑斓色,嵌豆双眸闪烁圆。

出柙直疑轻启罩,负嵎堪笑满登筵。

蓬蓬气上初蒸透,逐逐装成亦宛然。

绰有须眉能镇恶,虽无骨格也清坚。

承盘共乐乡风古,得句偏疑僻字传。

静对悬门同色相,惊看画壁證因缘。

优游卒岁添佳制,荐祖祀神礼告虔。

(0)

代人勉诸生二首用宋萃夫韵·其二

读书须读没书书,活水源头趣有馀。

莫向口头求强记,要于心上得安居。

养成良贾深藏器,便是清朝大载车。

体用一原吾道在,圣贤名教岂传虚。

(0)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其一

三月正当三十日,又骑款段出城南。

欲赋送春诗未得,柳溪花径遍相探。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