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向樽前别,才于梦里逢。
嗟君归海峤,忽已届天中。
旧俗看悬艾,浮生叹转蓬。
长安当令节,惆怅忆扬雄。
自向樽前别,才于梦里逢。
嗟君归海峤,忽已届天中。
旧俗看悬艾,浮生叹转蓬。
长安当令节,惆怅忆扬雄。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余继登所作的《午日梦公亮》。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只能在梦中相逢的情景。首联“自向樽前别,才于梦里逢”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对相聚的渴望。颔联“嗟君归海峤,忽已届天中”则通过友人归途的遥远和迅速,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距离感。颈联“旧俗看悬艾,浮生叹转蓬”运用了端午节悬挂艾草的传统习俗和随风飘荡的蓬草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尾联“长安当令节,惆怅忆扬雄”则将思绪转向了长安的节日气氛,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古代文人扬雄的追忆。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玉峰虽不高,特立自为顶。
是日秋风佳,趁爽跻层岭。
岭巅有疏轩,游目兴怀永。
南巡返跸来,七旬驹隙影。
愁中瞥眼过,晴定兹徼倖。
黍苗救半收,稻秀芃千顷。
嗟我上农夫,努力期实颖。
用兹稍自慰,希夷寥廓境。
舍利塔当庭,示我观平等。
北地旱实多,愁旱我其常。
去秋今夏涝,愁涝新试尝。
其常却惯经,新试转难当。
分剂各殊致,聊复言其详。
旱如望远人,既至心怡庆。
未至亟望时,无过忧徬徨。
涝如剥床肤,切近灾堪伤。
未离正剧际,其苦难推忘。
以此例旱涝,厥愁易较量。
浩浩气方来,摐摐声未央。
云师何不仁,旱时惟深藏。
涝时乃乘势,大为吾民殃。
天德本好生,无往不复臧。
百神胥受职,悔祸庶降康。
要之均我咎,调幕无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