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试艺入南宫,又捧除书出九重。
位列皋皮新教铎,家传诗礼旧儒宗。
茅堂话别听春雨,金阙辞朝候晓钟。
此去育才期造就,青衿济济睹登庸。
喜看试艺入南宫,又捧除书出九重。
位列皋皮新教铎,家传诗礼旧儒宗。
茅堂话别听春雨,金阙辞朝候晓钟。
此去育才期造就,青衿济济睹登庸。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官员即将赴任的喜悦与祝福之情。首联“喜看试艺入南宫,又捧除书出九重”表达了对这位官员通过考试进入朝廷的喜悦,以及随后被委派到地方官学任职的祝贺。颔联“位列皋皮新教铎,家传诗礼旧儒宗”赞美了这位官员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传承了儒家的教育理念和道德规范。颈联“茅堂话别听春雨,金阙辞朝候晓钟”细腻地描绘了送别场景,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尾联“此去育才期造就,青衿济济睹登庸”寄寓了对这位官员在新的岗位上培养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官员个人成就的认可,也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国家未来人才培育的期望。
忆数年间,为汗漫游,轻去其乡。
正城楼入夜,无边草白,关河放溜,极目沙黄。
广武山雄,碻磝路隘,何必愁人始断肠。
风吹尽,是三河侠少,六郡名王。牛衣仍卧王章。
笑病马依然恋战场。
恰何来同调,金荃一卷,重逢高会,红烛千行。
风刮琵琶,霜枯筚篥,又惹归帆带雨张。
频回首,是难忘官阁,酒绿茶香。
月暖丝柔。正花枝,鸟语钩辀。
斜桥云似粉,合涧水如油。临风却忆少年游。
閒踪迹、遍旗亭酒楼。如今也,只浅淡、眉痕相斗。
知否。人感旧。满砌蘼芜,糁绿窗清昼。
记得年时,暗曾经处,深巷红栏弱柳。
飘尽杨花雨偏肥,摘来梅子春先瘦。
怅风光,更消人、几遍回首。
向长安市上,仰天长啸,悔杀彩为毫。
月明无赖极,又照征南,万将赤霜袍。
掉头仍向,潇湘去、去采离骚。
算襄樊、几般往事,一半属孙曹。舟摇。
天低滴竹,瘦黛凝斑,任崖倾峡倒。
恨茫茫、一军铁甲,九派银涛。
浔阳夜火黄州雪,应为我、徒倚无聊。
吾衰矣,漫劳送上云宵。
芍药啼烟,倚晴昼、枝枝欲颤。
恰又是、送春天气,夹衣庭院。
香径露浓围绣幄,软帘风细低歌扇。
将去年、情事倚阑干,思量遍。花与月,曾留恋。
朝共夕,閒游衍。在睢阳古郡,商邱旧县。
记得浓香笼两袖,醉馀马上携归便。
下小楼、红袖那人迎,人微倦。
朱扉碧槛,垒石支墙罅。
曾记锁东风,谁轻到、小帘栊下。
如今世换,松鬣枉拿云,人去久,小楼空,园里梅俱嫁。
支颐太息,此意谁知者。
眼底足悲欢,休骋望、秦台汉瓦。
梅风醒梦,何必诉兴衰,闲酌酒,细捶琴,自把高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