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国南薰诗四章》
《海国南薰诗四章》全文
明 / 霍韬   形式: 四言诗

东南泽国,舜风洽流。五弦流音,怿我民心。

北风斯凄,草木斯萎。维我南人,思斯南薰。

夏日徂暑,凄凄炎雨。时此轻薰,实获我心。

东南泽国,实东南隅。

愿言王大夫,宣东南风,为天下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通过对比北风与南薰的不同影响,表达了对温暖和煦之风的向往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色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首句“东南泽国,舜风洽流”以“东南泽国”开篇,点明了地理环境,接着以“舜风洽流”比喻和谐的社会风气,暗含了对古代圣贤治国理念的向往。接下来,“五弦流音,怿我民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音乐的美妙传达了人民内心的喜悦,体现了艺术与社会和谐的紧密联系。

随后,诗人通过“北风斯凄,草木斯萎”与“维我南人,思斯南薰”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情感状态。北风的寒冷与草木的凋零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困苦,而南薰的温暖与生机则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夏日徂暑,凄凄炎雨。时此轻薰,实获我心”则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夏季的酷热与雨水的侵袭给人带来不适,而此时的轻薰则成为心灵的慰藉,表达了诗人对温和、舒适环境的渴望。

最后,“东南泽国,实东南隅。愿言王大夫,宣东南风,为天下枢”则表达了诗人对治理国家的期待,希望有如“王大夫”这样的领导者能够推广东南地区的良好风尚,成为全国乃至天下的楷模和核心力量,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进步和理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也蕴含了对理想领导者的期盼,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作者介绍
霍韬

霍韬
朝代:明

霍韬(1487年-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南海县石头乡(现属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霍韬平生勤奋上进,广博多学,文人学士多称他为渭崖先生。嘉靖十九年(1540年),霍韬在京暴病逝世,享年54岁。明帝追封为太师太保。谥文敏,运葬于广东省增城县境风箱冈对面山上,并在乡内建祠祀奉(祠现存),后人对他和石肯乡梁储,西樵大同乡方献夫,同称为明代南海县的“三老阁”。霍韬学博才高,著作甚多,有《诗经注解》、《象山学辨》、《程周训释》等。今有《霍文敏公全集》传世。
猜你喜欢

齐山杂咏

空翠沾衣定几层,好山已是十年登。

嶙峋一片天边石,看尽人间几废兴。

苔壁斜临石径回,万峰俱为一亭开。

春风曾记留佳客,野草香浓如酒杯。

乐事春来未尽删,石门攀尽到松关。

最高亭上闲凝望,一段云归不碍山。

落尽残花春未归,探幽偏喜上崔嵬。

闲云一片穿岩出,吹到峰头作雨飞。

峭石疏林气泬寥,山空时见白云飘。

他时我欲移家住,还种孤松挂酒瓢。

乱草荒垣古祭坛,双松高倚翠微寒。

灵根不与风霜尽,多少行人立马看。

著屐寻秋不欲还,齐山处处得奇观。

涵秋欲问题名处,一片荒榛断础寒。

(0)

改河竹枝词三首·其三

柿树滩头争晒网,遗民台上重垂纶。

准期滚滚桃花水,沙尾沙头日几巡。

(0)

随园图题辞

随园风景已全非,剩有寒烟淡夕晖。

蝶梦都随芳草去,燕雏犹趁落花飞。

庭撑傲骨梅逾瘦,池褪残香藕不肥。

寄语诗人休洒泪,白云常为护柴扉。

(0)

雨霁早发梅树园

空翠透衣襟,陂塘作业雨。

山山白云凝,如雪三尺许。

日色泛遥光,明丽媚村墅。

境清神亦寒,七月气不暑。

润禾农夫闲,驱牛出前浦。

病身就征途,萧洒忘所苦。

(0)

望水西次敬庵韵

署野危楼接远林,平分烟雨一溪阴。

招提有客穿云出,沙溆孤舟带雨沉。

瓦翼渐看三寺废,松鳞应比六朝深。

不堪更话风光事,流水高山懒谱琴。

(0)

塞下曲

萧条古塞垣,极目风尘昏。

蔓草萦枯骨,惊沙走断魂。

炊烟生独戍,候火出孤墩。

亭障无人实,凭谁达至尊。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