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翠沾衣定几层,好山已是十年登。
嶙峋一片天边石,看尽人间几废兴。
苔壁斜临石径回,万峰俱为一亭开。
春风曾记留佳客,野草香浓如酒杯。
乐事春来未尽删,石门攀尽到松关。
最高亭上闲凝望,一段云归不碍山。
落尽残花春未归,探幽偏喜上崔嵬。
闲云一片穿岩出,吹到峰头作雨飞。
峭石疏林气泬寥,山空时见白云飘。
他时我欲移家住,还种孤松挂酒瓢。
乱草荒垣古祭坛,双松高倚翠微寒。
灵根不与风霜尽,多少行人立马看。
著屐寻秋不欲还,齐山处处得奇观。
涵秋欲问题名处,一片荒榛断础寒。
空翠沾衣定几层,好山已是十年登。
嶙峋一片天边石,看尽人间几废兴。
苔壁斜临石径回,万峰俱为一亭开。
春风曾记留佳客,野草香浓如酒杯。
乐事春来未尽删,石门攀尽到松关。
最高亭上闲凝望,一段云归不碍山。
落尽残花春未归,探幽偏喜上崔嵬。
闲云一片穿岩出,吹到峰头作雨飞。
峭石疏林气泬寥,山空时见白云飘。
他时我欲移家住,还种孤松挂酒瓢。
乱草荒垣古祭坛,双松高倚翠微寒。
灵根不与风霜尽,多少行人立马看。
著屐寻秋不欲还,齐山处处得奇观。
涵秋欲问题名处,一片荒榛断础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齐山的多次探访与深刻感受。首联“空翠沾衣定几层,好山已是十年登”以“空翠”形容山色之深邃,以“沾衣”表现登山之艰辛,同时暗示了诗人对齐山的深厚情感,已非一日之功。颔联“嶙峋一片天边石,看尽人间几废兴”通过描述一块突出的岩石,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更迭,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颈联“苔壁斜临石径回,万峰俱为一亭开”描绘了苔藓覆盖的石壁与曲折的山路,以及四周群峰环绕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诗人在这里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尾联“乐事春来未尽删,石门攀尽到松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与不舍,以及对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最后一联“乱草荒垣古祭坛,双松高倚翠微寒”则以古迹的荒凉反衬出自然界的生机,双松高耸,虽处寒冷之中却依然坚韧,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