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以有声著,诗以无声名。
有声者道祖之所已知,无声者道祖之所欲为而未能者也。
画以有声著,诗以无声名。
有声者道祖之所已知,无声者道祖之所欲为而未能者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薛道祖白石潭诗帖的赞誉。诗中将绘画与诗歌进行了巧妙的对比,指出画作以其可见的声音(可能是指画面中的动态或情感表达)而著名,而诗歌则以其无形的意境和韵律闻名。诗人进一步强调,有声之画揭示了道祖(可能指道教创始人或艺术的至高境界)已经理解和掌握的元素,而无声的诗歌则表达了道祖想要表达但尚未完全实现的理念和情感深度。通过这样的比喻,岳珂赞扬了薛道祖的诗作在无声之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