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阴风酿宿霾,道边佛刹记曾来。
荞花不识秋光老,犹向桑阴密处开。
浩浩阴风酿宿霾,道边佛刹记曾来。
荞花不识秋光老,犹向桑阴密处开。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诗《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其五)》描绘了秋天的一个场景。"浩浩阴风酿宿霾"一句,通过"浩浩"和"阴风",形象地刻画出秋日里风力强劲且带着沉闷气息的天气,"酿宿霾"则暗示了雾霾浓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接下来的"道边佛刹记曾来",诗人回忆起之前路过路边的佛寺,增添了时空的维度。
"荞花不识秋光老"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荞花赋予了情感,说它不懂得秋天的深沉,仍然在桑树阴凉的地方热烈绽放,展现出生命力的顽强和对秋色的执着。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雁屿晴岚薄。倚层屏、千树高低,粉纤红弱。
云隘东风藏不尽,吹艳生香万壑。
又散入、汀蘅洲药。
扰扰匆匆尘土面,看歌莺、舞燕逢春乐。
人共物,知谁错。宝钗楼上围帘幕。
小婵娟、双调弹筝,半霄鸾鹤。
我辈中人无此分,琴思诗情当却。
也胜似、愁横眉角。
芳景三分才过二,便绿阴、门巷杨花落。
沽斗酒,且同酌。
携僧登芙蓉,想见绿云径。
天风吹笑语,响落千岩静。
戏为有声画,画此笑时兴。
夙习嗟未除,为君起深定。
蜜渍白芽姜,辣在那改性。
南归亦何有,自负芦圌柄。
旧居悬水旁,石室如仄磬。
行当洗过恶,佛祖重皈命。
念君别时语,皎月破昏暝。
蝇头录君诗,有怀时一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