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一线飞空迅,爓爓千林著蕊均。
已喜光明杯照世,更看仁寿镜宜人。
星星一线飞空迅,爓爓千林著蕊均。
已喜光明杯照世,更看仁寿镜宜人。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灯火辉煌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喜庆氛围。
首句“星星一线飞空迅”,以“星星”比喻灯光,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灯火连成一线,迅速而密集地照亮夜空的壮观景象。这不仅体现了节日中灯火的繁多和璀璨,也暗示了人们欢庆的热情和喜悦。
次句“爓爓千林著蕊均”,“爓爓”形容灯火的明亮,“千林”则象征着众多的树木或建筑物被灯火照亮,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光明覆盖。“著蕊均”则进一步强调了灯火均匀地洒满每个角落,营造出一片祥和、温馨的氛围。
后两句“已喜光明杯照世,更看仁寿镜宜人”,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一句中的“光明杯”借喻为酒杯,象征着在光明的照耀下,人们共享欢乐,庆祝生活的美好。后一句则以“仁寿镜”比喻镜子,寓意在光明的映照下,人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幸福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长寿、和谐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元宵节灯火辉煌的场景,表达了对光明、欢乐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清代宫廷文化中对节日庆典的独特审美情趣。
榕林叶暗,见一枝独放,霜华争白。
写我精神惟赖有,萧洒西湖词客。
玉骨清羸,冰容冷落,似恨关山隔。
蛮烟侵妒,未应减动肌雪。
幽梦时绕芳枝,夜寒谁见我,身为蝴蝶。
抱蕊窥丛惊睡觉,窗影横斜和月。
谢馆池边,松风亭下,忍使香消歇。
多情饶恨,算应天解磨折。
晚渡呼舟疾,寒日正苍茫。
西兴浦口云树,真个是吾乡。
闻□蜗庐好在,小圃犹存松菊,三径未全荒。
收拾桑榆景,蓑笠换金章。珥金貂,拥珠履,在岩廊。
回头万事何有,一枕梦黄粮。
十载人间忧患,赢得萧萧华发,清镜照星霜。
醉倒休扶我,身世永相忘。
持节使者来自天,玉皇遣问金碧仙。
蜀山嵯峨九折外,琼楼绛阙迷风烟。
騑騑蹴踏长楸道,喔喔下鸣芝草田。
汉家一瑞恐难致,杀人自要身长年。
麒麟凤凰不知爱,仙物未忍随拘牵。
至今滇昆水含怒,怒迸海脉浮平川。
资中男子文章伯,执笔金銮殿中客。
碧鸡飞去却飞来,此地遂为金马宅。
学道本屡空,所积岂为贫。
我生无长物,有辄恐累身。
挟块公子伯,陶土帝者仁。
可惜水玉姿,下与瓦砾亲。
吾子泮林旧,文采含青春。
江湖挹馀波,谓此席上珍。
方正自温润,玉德如其人。
潦倒竟何用,厚德山岳均。
愧非笔札才,不堪演丝纶。
三召已三逐,琬琰甘猥尘。
抆拭置前列,濯以天汉津。
斯文傥未丧,六经要铺陈。
大易伏羲祖,春秋丘明臣。
琢磨三益友,几案增日新。
定非注虫鱼,与世书凤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