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
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
明年花发时,燕语人何处。
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
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
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
明年花发时,燕语人何处。
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未来的某种期待。诗人通过对花开燕归场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 这两句设定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春天到了,花儿开放,燕子成双飞舞,发出悦耳的鸣叫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和谐。
“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 这里有着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追求。珠帘往往象征着富贵或私密的空间,而将其卷起,则是为了更好地享受外界的美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置身于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与花为伴,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
然而,到了“明年花发时,燕语人何处。” 这一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奈和不确定。诗人意识到时间在流逝,一年之后,当花再次开放之时,那些欢声笑语的人们可能已经不在这里了。这是一种对于流转的哀愁。
最后,“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 这里透露出一种淡定的态度。诗人似乎接受了时间带走的一切,并通过书信这种方式与远方的人保持联系。同时,提到“人往江南去”,则是对未来生活的某种期待和向往,也许是在寻找新的开始或是心灵的寄托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人际变迁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深刻体验。
桃源非一处,龙虎画难同。
内外关踰铁,高低石作丛。
黄幡青剑北,紫盖白云东。
蟾影当霄迥,蛾眉抱月弓。
千重藏曲折,四面削虚空。
地户吟风黑,天池浴日红。
雪霜翻溅瀑,雷雨泻崩洪。
暗识猿啼远,晴闻鸟语工。
危龛三井秘,绝涧九桥通。
江合仙岩怒,山连鬼谷雄。
刘王开辟后,秦晋有无中。
时见看桃侣,频逢采药翁。
丹台寒漠漠,琳宇气熊熊。
济胜非无具,缘源恐莫穷。
烟霞俄变灭,草树杳茏葱。
四序何劳志,群愚傥击蒙。
谁言武陵近,十里上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