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泥远自金銮降,朱旆翻驰镜水头。
陶令风光偏畏夜,子牟衰鬓暗惊秋。
西邻月色何时见,南国春光岂再游。
莫遣艳歌催客醉,不堪回首翠蛾愁。
紫泥远自金銮降,朱旆翻驰镜水头。
陶令风光偏畏夜,子牟衰鬓暗惊秋。
西邻月色何时见,南国春光岂再游。
莫遣艳歌催客醉,不堪回首翠蛾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晦的作品,名为《除浙东留题桂郡林亭》。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
"紫泥远自金銮降,朱旆翻驰镜水头。"
这两句通过对山色与日光变化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丽的画面。“紫泥”指的是山峰在夕阳下的深紫色,“金銮降”则形象地表达了山势的层次感和雄伟。接下来的“朱旆翻驰镜水头”,则是对日光照耀水面的生动描绘,"朱旆"指的是夕阳如火的颜色,而"翻驰"形容日光在水面上的跳跃和闪烁。
"陶令风光偏畏夜,子牟衰鬓暗惊秋。"
这里通过对人物活动时间的选择,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特殊情感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独特喜爱和对秋天的深切体验。“陶令”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官员,而“风光偏畏夜”则表明他更喜欢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子牟衰鬓暗惊秋"中的"子牟"应为古地名,"衰鬓"形容树木在秋天叶子逐渐凋零的景象,而"暗惊秋"则是诗人对秋天到来的深切感受。
"西邻月色何时见,南国春光岂再游。"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美好风光的向往和怀念。"西邻"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之地的西边,而"月色"则是那里的自然景观。"何时见"表现出一种期待和渴望。而"南国春光岂再游"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岂"字在这里用来表达一种不确定性和无奈。
"莫遣艳歌催客醉,不堪回首翠蛾愁。"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当前状态的一种反思和情感宣泄。"莫遣艳歌催客醉"可能是在劝勉自己或他人不要沉迷于酒色等世俗享乐,而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感受生活。"不堪回首翠蛾愁"则是诗人在面对往昔美好时光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情感,"翠蛾"常用来形容思念之深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