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似当风烛。谁肯心回顾。
目下恩情紧绊牵,岂觉于身苦。幸有修仙路。
散散闲闲做。到处逍遥任自由,功满蓬瀛住。
人似当风烛。谁肯心回顾。
目下恩情紧绊牵,岂觉于身苦。幸有修仙路。
散散闲闲做。到处逍遥任自由,功满蓬瀛住。
这首元代王丹桂的《黄鹤洞中仙·赠程三》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与超脱追求的小令。诗人以"人似当风烛"起笔,生动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脆弱,如同风中的蜡烛,随时可能熄灭。他感叹在这样的境遇中,很少有人能回过头来反思或珍惜眼前的情谊,"谁肯心回顾"表达了对人们忽视当下情感的忧虑。
接着,诗人强调了恩情的重要,认为它紧紧束缚着人的心,使人深陷其中,感受生活的艰辛。然而,他并未沉溺于苦海,而是看到了一条"修仙路",这条路是超脱尘世、寻求解脱的道路。"散散闲闲做",诗人倡导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不为世俗所累。
最后两句"到处逍遥任自由,功满蓬瀛住",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即在修行得道后,可以无拘无束地在仙境中自由自在,享受功成圆满后的逍遥生活。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思想。
五等遵彝典,三江迓羽旌。
雄藩初受命,之子远于征。
朱绶王人节,桓圭圣主情。
草虚东观席,星入豫章城。
瀑布悬珠缀,炉峰削玉成。
榻应留孺子,柳或访先生。
授简非梁苑,摛词妙汉京。
挥毫从点染,拥彗有逢迎。
久客怜同调,衔恩复此行。
探奇思藻丽,惜别气峥嵘。
白社蘋俱散,青樽手自倾。
嗟余留滞者,把袂意偏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