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淮》
《渡淮》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长淮千里何溯洄,远自桐柏之山来。

洪纤巨细络诸水,汇此四渎通八垓。

东南巨浸古所说,原野气尽岩峦回。

傍淮田下赋亦下,生计恃水无余财。

长年挐舟送行客,楚女击楫中流哀。

云浮三时蚌开合,水结五色龙胚胎。

阳嘘阴吸有至理,水上白昼层宫开。

要令幽险各有所,造物大矣何容猜。

全淮得失系吴楚,宵济万马曾衔枚。

王公设险古不废,硖石置守高崔嵬。

牛羊在野牧马散,淮水萧瑟山童峐。

下流河势苦相夺,二水若合坤舆颓。

支祈力屈匪至此,河伯好事同台骀。

至人视世本一辙,险绝不异坳堂杯。

朝帆开寒雨迷浦,莫雁戛水阴成堆。

好风明日送舟疾,可至禹庙倾尊罍。

(0)
鉴赏

这首《渡淮》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描绘了淮河的壮丽景色与人文风情。全诗以淮河为主线,从源头桐柏山写起,至东南巨浸,展现了淮河的源远流长和广阔气势。诗中不仅赞美了淮河的自然景观,如云浮三时、水结五色等奇观,也揭示了淮河对周边地区经济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

诗中提到的“长年挐舟”、“楚女击楫”等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淮河沿岸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色。同时,诗人通过“要令幽险各有所,造物大矣何容猜”一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最后,“朝帆开寒雨迷浦,莫雁戛水阴成堆”描绘了淮河上的一天之景,晨起的帆船在寒雨中启程,傍晚时分雁群在水面留下痕迹。而“好风明日送舟疾,可至禹庙倾尊罍”则预示着次日风平浪静,船只可以快速抵达目的地,甚至可以畅饮庆祝。

整体而言,《渡淮》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蕴含了对自然、历史、人文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忆旧游慢

望红渠影里,冉冉斜阳,十里堤平。

唤起江湖梦,向沙鸥住处,细说前盟。

水乡六月无暑,寒玉散清冰。

笑老去心情,也将醉眼,镇为花青。亭亭。

步明镜,似月浸华清,人在秋庭。

照夜银河落,想粉香湿露,恩泽初承。

十洲缥缈何许,风引彩舟行。

尚忆得西施,馀情袅袅烟水汀。

(0)

题芭蕉叶

十亩荒池涨绿萍,南风不见芰荷生。

隔窗赖有芭蕉叶,未负潇湘夜雨声。

(0)

初见白发示内

安能屈指计封侯,西日东风见白头。

信是色身非我有,若论身外更悠悠。

(0)

长相思.题甘楼

南山钟。北山钟。一听钟声百念空。古今昏晓中。

望秋风,数秋风。等得秋来等过鸿。灯前书一封。

(0)

传示银杏兼简林谦之

头白经筵思漫覃,骎骎末路我何堪。

八年还作玉堂集,一笑真怀银杏谈。

敢说麇书讥聂北,聊因麟趾咏周南。

梅开更得珠园去,红粟寒梢试一探。

(0)

仁仲小圃

白云不为轻风起,閒影融融映秋水。

静中观物万象呈,借问此心何所始。

蚊飞蠓过那足问,要识人生行乐耳。

君开小圃富幽致,自外而观如画里。

陶公高兴只柴桑,晏子之居徒近市。

春归森森青竹上,秋尽离离从草靡。

岁华流转只常在,月魄盈亏未尝死。

经纶胸次自开泰,语笑尊前即倾否。

君知消息何处来,于穆我师纯不已。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