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渚纵横似水乡,江楼面面看斜阳。
唤来小艇人争渡,飞入闲云鸟不忙。
枫叶三叉红似火,芦花一壁白成墙。
烟波远处桤林密,结个茅斋号读庄。
洲渚纵横似水乡,江楼面面看斜阳。
唤来小艇人争渡,飞入闲云鸟不忙。
枫叶三叉红似火,芦花一壁白成墙。
烟波远处桤林密,结个茅斋号读庄。
这首清代毛澄的《江楼晚眺》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傍晚的画面。诗人站在江楼上,视野开阔,洲渚纵横,仿佛置身于水乡之中。夕阳斜照,映照在每一座江楼之上,营造出宁静而温暖的氛围。
诗人呼唤小艇,人们纷纷渡江,画面生动活泼,与悠闲飞翔的鸟儿形成对比,增添了动态感。接下来,他以枫叶和芦花为描绘对象,枫叶如火,热烈而绚丽,芦花则洁白如墙,静谧而纯净。远处的烟波中,桤林茂密,诗人想象在那里建一座茅屋,取名"读庄",寓意着在此处享受阅读的乐趣,远离尘世喧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楼晚景的恬淡与诗意,以及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