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丛云室》
《丛云室》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过雨又逢暇,趁凉遂来访。

静室给园侧,既迥斯高朗。

朴斲虽三间,廓然涵万象。

天衣一缕无,如来不动想。

昨晚蓊为霖,却此夙所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一个名为“丛云室”的静谧场所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访室的清凉与宁静,以及室内环境的宽敞与包容性。

首句“过雨又逢暇”点明了雨后的闲暇时光,为整个场景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接着,“趁凉遂来访”则表达了诗人趁着凉爽天气前来探访的心境,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静室给园侧,既迥斯高朗”两句描绘了丛云室的位置和环境特点,它位于给园的一侧,远离尘嚣,显得格外高洁明亮。这不仅突出了室内的清幽,也暗示了其与外界的隔绝,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朴斲虽三间,廓然涵万象”描述了室内空间的简朴与开阔。虽然只有三间,但其布局和设计却能容纳万物,寓意着心灵的广阔与包容。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室内空间与心灵世界相联系,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丰富与深邃。

“天衣一缕无,如来不动想”进一步深化了室内的精神特质。天衣,即佛衣,此处比喻精神世界的纯净无瑕。如来不动想,则暗示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不变,仿佛达到了佛教中所说的“不动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纯净、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昨晚蓊为霖,却此夙所养”以昨晚的大雨作为背景,引出对丛云室的深厚情感。这里的“蓊为霖”形象地描绘了雨势之大,而“却此夙所养”则表达了对丛云室长久以来给予自己心灵滋养的感激之情。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深厚依恋。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丛云室”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纯净、自由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听竹

萧萧客舍若为情,剪得湘江一片声。

风雨忽从霄汉下,佩环疑绕画廊行。

谁知夜静人偏醒,却为愁多听转明。

领略清音知不尽,露丛烟筱最纵横。

(0)

岳母王太夫人寿六十

太君年纪六更旬,母德芬芳孟氏邻。

封级早看登二品,寿筵长喜对三春。

云移北海青鸾近,雨入东台碧草新。

我亦半生称半子,献觞无地远伤神。

(0)

哈密二首·其一

中原门户古伊吾,旧有雄蕃驻此都。

万仞天山横北郭,一弘清濑下南胡。

(0)

寄畅园

入径萧萧万竹丛,回廊婉转逼禅宫。

岩间翠霭当楼合,池上清流隔涧通。

桂发天香侵席畔,花明秋色满庭中。

玄栖处处供幽赏,暝入烟萝兴未穷。

(0)

残画

破裂无边幅,华堂弃置馀。

苍松深踞地,白鹤上凌虚。

风格犹森若,丹青总翳如。

苦心绝人事,谁见用功初。

(0)

忘忧花

人言萱草可忘忧,忧不能忘已白头。

若说此花能却老,不教慈母葬松楸。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