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跻来借一枝筇,幽讨深行极半峰。
路侧似逢居士屩,岁寒空老大夫松。
林间突兀森蹲虎,门外坡陀偃卧龙。
引水作帘真酷似,涓涓初不异秋冬。
攀跻来借一枝筇,幽讨深行极半峰。
路侧似逢居士屩,岁寒空老大夫松。
林间突兀森蹲虎,门外坡陀偃卧龙。
引水作帘真酷似,涓涓初不异秋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跟随友人游览宣岩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奇观。首句“攀跻来借一枝筇”描绘了攀登过程中的情景,诗人借助竹杖(筇)缓缓前行。接着“幽讨深行极半峰”,进一步展现了探索的深入与艰难,仿佛进入了幽静深远的山峰之中。
“路侧似逢居士屩”一句,诗人以“居士屩”比喻路边的行人,暗示了山中隐士的生活状态,增添了几分超脱尘世的意境。“岁寒空老大夫松”则通过描述历经岁月的老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时间的流逝。
“林间突兀森蹲虎,门外坡陀偃卧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林间的动物形象,老虎蹲踞在密林之间,龙则偃卧于门外的山坡上,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和活力。
最后,“引水作帘真酷似,涓涓初不异秋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将流动的泉水比作帘幕,无论春夏秋冬,泉水的流淌都展现出一种恒定而美丽的景象。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秋光净无迹,莲消锦云红。
只有溪上山,还识扬舲翁。
如何白蘋花,幽渚笑凉风。
陵霜之华,我心忧嗟。阴之胜矣,而阳不加。
坱轧陶钧,乃帝乃神。乃舒乃屯,烈烈严秋。
熙熙阳春,职生有伦。
今华发非其辰,辰属东方之仁。
遐想三五,黄帝登云。尧年百馀,二仪分位。
六气不渝,二景如璧,五星如珠。
陵霜之华兮,何不妄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