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霖无日夜,一望失江湖。
溪涨危桥没,川平断岸孤。
湿萤生井灶,朝菌发盘盂。
倚杖茅檐坐,门前长绿芜。
愁霖无日夜,一望失江湖。
溪涨危桥没,川平断岸孤。
湿萤生井灶,朝菌发盘盂。
倚杖茅檐坐,门前长绿芜。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连绵不绝的阴雨中所感受到的愁绪与自然环境的变化。首句“愁霖无日夜”直接点明了雨势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愁苦。接着,“一望失江湖”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视野因雨水而变得模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雨水所覆盖,失去了原有的广阔与生机。
接下来的几句“溪涨危桥没,川平断岸孤”,进一步展示了雨后自然景观的改变。溪流因雨水上涨而使原本稳固的桥梁被淹没,川流变得平静,却也因为河岸的断裂而显得孤独和荒凉。这些景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湿萤生井灶,朝菌发盘盂”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微小的生命体——湿萤和朝菌赋予了生命力,它们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界的勃勃生机。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反衬出人类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渺小与无奈。
最后,“倚杖茅檐坐,门前长绿芜”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作者独自倚靠在茅屋的檐下,面对着门前逐渐长满的绿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一场景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生活现状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作者在恶劣天气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自然与存在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