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饿曾无一月粮,煮弦烧箭莫充肠。
南来本恃清河粟,不意偏师夜绝纲。
虏饿曾无一月粮,煮弦烧箭莫充肠。
南来本恃清河粟,不意偏师夜绝纲。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中的困境,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敌军的困苦。"虏饿曾无一月粮",形象地刻画出敌人的粮食短缺,连弦和箭都成了他们饥饿时的无奈之食。"煮弦烧箭莫充肠",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绝望处境,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无法满足。
诗人接着提到"南来本恃清河粟",暗示敌军原本依赖从南方运来的粮食(可能指战略补给),但"不意偏师夜绝纲",出乎意料的是,敌方的后勤供应线在夜晚被我方切断,这无疑是致命的一击,暴露了他们的脆弱和计划的失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揭示了战争中物资供应的重要性,以及战术上的突然变化对敌我双方的影响,展现了作者对战局的洞察力。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