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视中原气未伸,一生功罪总难论。
错缘温峤推英物,便认王敦作可人。
泪尽金城空感逝,歌残白纻定伤神。
南州旧是登临处,废冢千年草不春。
虎视中原气未伸,一生功罪总难论。
错缘温峤推英物,便认王敦作可人。
泪尽金城空感逝,歌残白纻定伤神。
南州旧是登临处,废冢千年草不春。
此诗《桓温墓》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桓温的追思与评价,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与对英雄命运的反思。
首句“虎视中原气未伸”描绘了桓温雄心勃勃、志在统一中原的豪情壮志,然而“一生功罪总难论”则揭示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暗示了桓温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和不确定性。接下来,“错缘温峤推英物,便认王敦作可人”两句,通过对比温峤与王敦,表达了对桓温选择的质疑,暗示其决策的失误。
“泪尽金城空感逝,歌残白纻定伤神”两行,以金城的荒凉和白纻歌曲的消逝,象征着桓温的逝去与精神的失落,表达了诗人对英雄陨落的哀悼之情。“南州旧是登临处,废冢千年草不春”则将目光转向桓温曾经活动的南州,如今墓冢荒废,芳草不生,进一步强化了历史变迁与英雄寂寞的主题。
整首诗以桓温墓为背景,通过对其一生功过、选择与结局的反思,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英雄命运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新涨碧于天,近清明,做弄横塘晴晓。
轻燕掠波圆,靴文细、一片曲尘谁扫。
鱼梭织影,跳珠只似荷钱小。
催雨东风寒又暖,绿遍长堤芳草。
漫漫别浦潆洄,惊画船箫鼓,鸥眠未了。
雁齿接红桥,渔庄远、何处鸣榔声到。断烟渺渺。
斜川如带平芜悄。
扑面杨花飞作阵,添入浮萍多少。
远天秋净,正西风粳稻,江乡初熟。
竟日帆移罾影外,卧柳村扉斜矗。
别浦潮回,平矶叶掩,篱落轻鸥宿。
薄寒吹上,春山澹澹凝绿。
眼前人丽如花,鱼多似米,船却高于屋。
鸡犬图书无恙在,生事此中粗足。
烟水携家,五湖双桨,旧约何年续。
客游良苦,倦听商女遗曲。
单衣小立,正秋雨槐花,鬓丝吹冷。
镜函如水,长忆画眉人并。残叶暗飘金井。
问燕子、归期未定。伤心社日辞巢,不是隔年双影。
香径。芹泥犹润。只一缕红丝,误他娇俊。
几多恩怨,絮辙杏梁烟暝。传语别来安稳。
待二十四番风信。那时重试清狂,肯放雕栏独凭。
步入名圃,豁然开眼,茂林修竹怡人。
一湖春水,烟树渺芳津。
恰值丝丝疏雨,板桥外、山势嶙峋。
通幽径,回廊曲折,环带草如茵。
锦堂人住处,帘风砚水,几案无尘。
更多少琴书,绕座相亲。
咳唾成珠成玉,为善乐、恬淡精神。
汪洋论,顺时知命,德也本乎仁。
归去来兮,恰五载、逍遥林外。
敢自比、渊明高致,田园潇洒。
我自不才明主弃,旁人翻讶何为者。
且悠然、采菊复看山,东篱下。谁问答,渔樵话。
堪语笑,妻拿暇。只未能免俗,酒杯诗债。
屈子有天何必问,杨雄嘲罢无烦解。
道谁人、能狷又能狂,吾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