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其四》
《再和·其四》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欲望中原双目断,听谈往事几心酸。

百年故家好人物,尘沙流落太无端。

(0)
翻译
心中对中原的渴望如同双眼被割断,听到过去的故事让人感到无比心酸。
曾经显赫的百年家族,那些杰出的人物,如今却像尘土般散落在世间,命运太过无常。
注释
欲望:内心强烈的渴望。
中原:古代中国中原地区,这里可能指代故乡或国家。
双目断:形容心情极度悲伤,仿佛心眼都已闭合。
往事:过去的经历或故事。
心酸:形容内心悲痛或感慨。
百年故家:历史悠久、世代传承的家庭。
好人物:指家族中的优秀人物。
尘沙:比喻世事变迁,人生无常。
流落:飘零,分散。
无端:没有预料,无法预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再和(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的家国和美好事物的无限哀伤。

“欲望中原双目断,听谈往事几心酸。” 这两句通过对故土的眷恋和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不舍。这里的“中原”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心脏地带,即黄河流域一带,象征着国家的中心和文化的根源。诗人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出对失去家园的渴望,以及每当听闻往事时心中的酸楚。

“百年故家好人物,尘沙流落太无端。”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过去美好的景象与人物,以及这些珍贵记忆随时间流逝而逐渐消散的无奈。这里,“百年故家”指代的是历史悠久的家庭或家族,而“好人物”则是那些在诗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这两者都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一种怀念。而“尘沙流落太无端”则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表达出一种无法挽回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故土和往昔美好的追忆,以及对其消逝的哀叹,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去的无尽留恋。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和邻僧韵

七八年来住水心,喜邻萧寺共僧吟。

古池暗有泉相接,春地从教笋自侵。

兴到浓时因坐久,交于淡处见情真。

极怜对立河梁暮,海月初生日正沉。

(0)

处顺心恒逸,无求道乃高。

(0)

十八贤台

台下衣冠已化尘,台前颜色尚如新。

林泉合是修行社,岩穴谁非避世人。

好鸟岂知当日事,幽花何似昔时春。

老僧不解论今古,应笑徘徊问隐沦。

(0)

栖贤寺

辟蛇行者应开寺,拭眼高僧尚有坟。

龙带雨归三峡水,鸟衔花出五峰云。

楼台屹屹天宫近,钟磬疏疏俗界闻。

游客不嫌车骑远,岩扃无计长苔纹。

(0)

诗二首·其二

自古匡庐是胜游,谪臣何敢计淹留。

城中未有看山处,客馆僧坊谩举头。

(0)

叠韵春日杂兴五首·其四

经春衣带剩,过午食箪垂。

嫩绿方迷眼,轻黄未上眉。

世情无足语,节物总堪诗。

未展抟风翼,鹪鹩且一枝。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