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宵那得酒如川,共听檐声吼涧泉。
茅屋闭门惭旧隐,松窗下榻集群贤。
茶瓯款话更深后,诗卷分题烛影前。
归思纵忙犹阻水,竹床布被且同眠。
清宵那得酒如川,共听檐声吼涧泉。
茅屋闭门惭旧隐,松窗下榻集群贤。
茶瓯款话更深后,诗卷分题烛影前。
归思纵忙犹阻水,竹床布被且同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夜与友人云松在西山茅屋中的聚会情景。首句“清宵那得酒如川”,以比喻手法写出夜晚无酒的遗憾,暗示了聚会的简朴。接着,“共听檐声吼涧泉”描绘出雨打屋檐,声音如同山涧流水,营造出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茅屋闭门惭旧隐”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自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怀念。在“松窗下榻集群贤”的画面中,诗人与朋友们围坐在松木窗边,尽管条件简陋,却能聚集一群贤士,共享智慧和友情。
“茶瓯款话更深后”写出了深夜里品茗交谈的温馨场景,而“诗卷分题烛影前”则展现出他们以诗会友,烛光下共同创作的诗意情境。最后两句“归思纵忙犹阻水,竹床布被且同眠”,诗人虽然心中挂念归家,但此刻与朋友的相聚更为重要,他们选择共眠一室,共享这份难得的静谧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雨夜中的深厚情谊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雅趣与人生态度。
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
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杜陵一男子。
北风惨惨投温泉,忽忆先皇游幸年。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
玉林瑶雪满寒山,上升玄阁游绛烟。
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沓溢四廛。
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
朝廷无事共欢燕,美人丝管从九天。
一朝铸鼎降龙驭,小臣髯绝不得去。
今来萧瑟万井空,唯见苍山起烟雾。
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
弊裘羸马冻欲死,赖遇主人杯酒多。
奋迅君何晚,羁离我讵俦。
鹤笼闲警露,鹰缚闷牵韝。
蓬阁深沈省,荆门远慢州。
课书同吏职,旅宦各乡愁。
白日伤心过,沧江满眼流。
嘶风悲代马,喘月伴吴牛。
枯涸方穷辙,生涯不系舟。
猿啼三峡雨,蝉报两京秋。
珠玉惭新赠,芝兰忝旧游。
他年问狂客,须向老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