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
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
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
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
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
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
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
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
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
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
这是一首描绘狂放不羁之人的诗句,通过对比孔子礼仪之道与狂夫自然本真之态,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由与约束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中“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直接描写了一个精神失常、行为古怪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没有世俗的心思和欲望,他的状态是茫茫然,无所谓,也无所求。他不受传统礼教束缚,“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表现了他不羁之情,自由自在。
然而,当孔子这样的人物出现,与狂夫对话,却发现“仁义莫能奖”,说明狂夫对于孔子的儒家思想——仁与义,是无法共鸣的。狂夫更关注自然之道,而非人间礼节。
最后两句“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则表达了对那些过于执着于世俗功名、追求物质利益的人的一种轻蔑态度。狂夫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也不明白他们的目的何在。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个极端,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真谛和社会规范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既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由与约束、自然与文化之间冲突的感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追问。
江流去朝宗,昼夜兹不舍。
仲尼在川上,子牟存阙下。
圣达有由然,孰是无心者。
一郡苟能化,百城岂云寡。
爱礼谁为羊,恋主吾犹马。
感初时不载,思奋翼无假。
闲宇常自闭,沉心何用写。
揽衣步前庭,登陴临旷野。
白水生迢递,清风寄潇洒。
愿言采芳泽,终朝不盈把。
门绪公侯列,嫔风诗礼行。
松萝方有寄,桃李忽无成。
剑去双龙别,雏哀九凤鸣。
何言峄山树,还似半心生。
永叹芳魂断,行看草露滋。
二宗荣盛日,千古别离时。
竟罢生刍赠,空留画扇悲。
容车候晓发,何岁是归期。
缟服纷相送,玄扃翳不开。
更悲泉火灭,徒见柳车回。
旧室容衣奠,新茔拱树栽。
唯应月照簟,潘岳此时哀。
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
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
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
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
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
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
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
亚司河海秩,转牧江湖澨。
勿谓符竹轻,但觉涓尘细。
一麾尚云忝,十驾宜求税。
心息已如灰,迹牵且为赘。
忽捧天书委,将革海隅弊。
朝闻循诚节,夕饮蒙瘴疠。
义疾耻无勇,盗憎攻亦锐。
葵藿是倾心,豺狼何反噬。
履险甘所受,劳贤恧相曳。
揽辔但荒服,循陔便私第。
嘉庆始获申,恩华复相继。
无庸我先举,同事君犹滞。
当推奉使绩,且结拜亲契。
更延怀安旨,曾是虑危际。
善谋虽若兹,至理焉可替。
所仗有神道,况承明主惠。
《呈耿广州》【唐·张九龄】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亚司河海秩,转牧江湖澨。勿谓符竹轻,但觉涓尘细。一麾尚云忝,十驾宜求税。心息已如灰,迹牵且为赘。忽捧天书委,将革海隅弊。朝闻循诚节,夕饮蒙瘴疠。义疾耻无勇,盗憎攻亦锐。葵藿是倾心,豺狼何反噬。履险甘所受,劳贤恧相曳。揽辔但荒服,循陔便私第。嘉庆始获申,恩华复相继。无庸我先举,同事君犹滞。当推奉使绩,且结拜亲契。更延怀安旨,曾是虑危际。善谋虽若兹,至理焉可替。所仗有神道,况承明主惠。
https://shici.929r.com/shici/xTyrTc4nMK.html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
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
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
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晚节从卑秩,岐路良非一。
既闻持两端,复见挟三术。
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
已矣直躬者,平生壮图失。
去去勿重陈,归来茹芝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