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孤负平生弄泉手。
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
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
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
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
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孤负平生弄泉手。
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
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
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
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辛弃疾在奇师村探访泉水的经历,对周氏泉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溢于言表。"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川的壮丽景色,泉水奔腾,山谷响应,与千岩竞相秀丽。词人感叹自己平生酷爱泉水,身着简朴的轻衫短帽,置身于红尘纷扰中,还能保持对自然的向往,洗净尘埃,回归本真。
"濯发沧浪依旧",引用《楚辞·渔父》中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淡泊名利的态度。他认为,比起身后空洞的名声,不如珍惜眼前的生活乐趣,及时行乐。"结吾庐"、"门前五柳"暗指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词人渴望过上宁静、自给自足的生活。
最后,词人与父老相约重游此地,询问青山是否还会如约而至,流露出对山水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哲理,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蕴含的闲适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