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燕都栖太一,霱云尽拥重光日。
西山灏气郁嵯峨,辽海洪涛壮呼吸。
沃野环畿千里春,弦歌比屋诸生习。
红筵杂剧递新声,紫袖佳晨联绮陌。
辇贝驼金混九门,通衢十二朱甍密。
东南菽帛隘漕渠,绝域梯航走庭实。
年少雕鞍蹴鞠场,白头绿醑团栾室。
憧憧行旅不赍粮,处处圆扉虚系桎。
漠陲明月净穹庐,蚩尤雾淡莺花馝。
貔貅百万罢秋防,深闺那解牵衣泣。
天作燕都栖太一,霱云尽拥重光日。
西山灏气郁嵯峨,辽海洪涛壮呼吸。
沃野环畿千里春,弦歌比屋诸生习。
红筵杂剧递新声,紫袖佳晨联绮陌。
辇贝驼金混九门,通衢十二朱甍密。
东南菽帛隘漕渠,绝域梯航走庭实。
年少雕鞍蹴鞠场,白头绿醑团栾室。
憧憧行旅不赍粮,处处圆扉虚系桎。
漠陲明月净穹庐,蚩尤雾淡莺花馝。
貔貅百万罢秋防,深闺那解牵衣泣。
这首《燕歌行》描绘了燕都的繁华与壮丽景象,从自然景观到人文风貌,再到社会生活,展现了明代燕京的盛况。
开篇“天作燕都栖太一,霱云尽拥重光日”,以“天作”点出燕都是上天赋予的宝地,云彩汇聚,日光辉煌,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壮观的氛围。接着“西山灏气郁嵯峨,辽海洪涛壮呼吸”,通过描写西山的雄伟和辽海的壮阔,展现了燕都地理环境的壮丽。
“沃野环畿千里春,弦歌比屋诸生习”描绘了燕都的富饶与文化繁荣,田野一片生机盎然,学子们在家中学习,弦歌声声,充满活力。接下来“红筵杂剧递新声,紫袖佳晨联绮陌”,描述了节日庆典的热闹场景,红席上杂剧表演,紫袖佳人漫步于繁华街道,充满了欢愉与喜庆。
“辇贝驼金混九门,通衢十二朱甍密”描绘了燕都的交通与建筑之盛,车马繁忙,金碧辉煌的建筑遍布京城,显示出城市的繁华与富庶。接着“东南菽帛隘漕渠,绝域梯航走庭实”,描述了燕都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东南地区丰富的物资通过水道运往京城,各地的贡品也源源不断进入。
“年少雕鞍蹴鞠场,白头绿醑团栾室”描绘了燕都人民的生活情景,年轻人在球场上尽情玩耍,老人则在家中享受美酒,体现了生活的和谐与幸福。最后“憧憧行旅不赍粮,处处圆扉虚系桎”表达了燕都人民的富足与安逸,即使远行也不需携带粮食,家家户户门户大开,没有囚禁之苦。
“漠陲明月净穹庐,蚩尤雾淡莺花馝”描绘了燕都周边的宁静与美丽,明月照耀着边疆的帐篷,雾气消散,莺啼花开,充满了诗意与和谐。最后“貔貅百万罢秋防,深闺那解牵衣泣”表达了燕都的军事力量强大,但人民生活安宁,即使是深闺中的女子也不必担心战争带来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燕都的自然风光、人文风貌、社会生活以及军事实力,全面展示了明代燕京的繁荣与富强。
孤馆抱馀瘵,殊方积沉忧。
况兹风雨交,薄暮来飕飕。
中夜梦九迁,上国魂独游。
岂无同心人,旷望阻林丘。
驱驰王事勤,未得休戈矛。
旦坐念暌违,此会良悠悠。
忽闻拥前髦,载见回轻辀。
欣遂怀如开,晤言疾徐瘳。
须臾笳鼓悲,耿耿星汉流。
馀情寄长剑,激烈何能休。
稍烟吹林墟,微雨被空谷。
杂来翳层陂,秀色宛如沐。
篱落相逶迤,鸟雀绕我屋。
行行出幽径,散帙宁见束。
濯缨临清流,解带絓修竹。
残花明乱畦,曲沼荫乔木。
神行趣已恬,理惬心自足。
閒情适虚旷,空籁时断续。
兹焉谢纷扰,亦以静歊燠。
山风吹衣巾,落日候樵牧。
顾同张翰心,宁事季主卜。
峨峨云中山,万点积苍翠。
壮为九夷尊,独立九岳外。
孤峰荡层云,众壑走空籁。
仰瞻参旗光,坐见斗杓大。
乾坤寄端倪,日月论显晦。
真流入微茫,僰鸟飞霮䨴。
秋高崖势豁,春至林影碎。
天声回沧溟,晓色浮渤澥。
登攀客趣恬,眺览宦情醉。
搴帷与驻笏,为我谢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