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沿大堤入,路趁浅莎行。
树短云根拔,山穷地势倾。
孤舟难泊岸,远水欲沈城。
半夜求津济,烟中荻火明。
门沿大堤入,路趁浅莎行。
树短云根拔,山穷地势倾。
孤舟难泊岸,远水欲沈城。
半夜求津济,烟中荻火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弼在公安县的所见所感。首句"门沿大堤入",开门见山地展示了环境的开阔,诗人沿着大堤前行,暗示了河流的存在。"路趁浅莎行",通过"浅莎"(浅草)表现路面的状况,行走其上,显得轻松自然。
接下来的两句"树短云根拔,山穷地势倾",进一步描绘了地形特点。树木矮小,仿佛连根拔起,显示出地势的险峻;而"山穷地势倾"则形象地描绘了山脉的走势,似乎要倾倒下来,给人以压抑之感。
"孤舟难泊岸,远水欲沈城",诗人借孤舟和远方的水势,表达了孤独与不安,暗示了可能面临的困境。"泊岸"困难,"远水"似乎威胁着城市的安全,寓言意味浓厚。
最后两句"半夜求津济,烟中荻火明",揭示了诗人在深夜寻求帮助的情景,通过"烟中荻火"的细节,描绘出一种迷茫与希望交织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公安县的地理风貌,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寻求援助的迫切,具有较强的意境美。
鸿雁翱云逵,安能遭弋罗。
设其一被获,之死矢靡他。
双双离故汀,罼人何其残。
剪翅依沼芦,垂头强为欢。
感君稻粱恩,育卵聊当报。
育已不能妪,终忆故汀好。
家鸡惯伏卵,喌喌孳且多。
蜾蠃负螟蛉,效彼诗人歌。
顾复鸡雁雏,了无分别视。
引饮复引啄,一一若已子。
䙰褷逐鸡群,忘为雁所出。
乃识圣人言,中孚豚鱼吉。
老雁傍鸡埘,呼儿儿不来。
烟波怅然远,相对徒歔欷。
尔雁应莫悲,尔鸡亦莫喜。
渐陆终有时,谁能复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