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阴历六月二十六夜大风雨,诗以志异》
《阴历六月二十六夜大风雨,诗以志异》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古风

赤云夹日翔,飓母空中舞。

夜来风大作,吹万声熛怒。

初如奏笙竽,继若鸣金鼓。

倏忽啼鬼神,杂沓斗龙虎。

势欲翻渤海,响疑折天柱。

丰隆既出地,元冥亦行雨。

奔腾熠群动,滂濡浸后土。

助虐益咆咻,挠物无龃龉。

拔树倒千章,倾屋非一所。

估客念船舶,农夫忧场圃。

六鹢飞过来,爰居止于鲁。

鸡犬俱不宁,人物多安堵。

却思轩顼世,雨十而风五。

时若应休徵,至治难再睹。

长吟记灾异,慨然怀往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末期一场猛烈的风雨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乌云环绕太阳飞翔,如同飓风之母在空中起舞的壮观画面。夜晚风势骤然增大,声音如笙竽齐奏、金鼓轰鸣,甚至仿佛鬼神哭泣、龙虎争斗。风雨的力量强大到似乎要翻覆渤海,声音震撼得仿佛能折断天柱。

诗人接着借丰隆和元冥两位神话中的雷神雨神形象,强调风雨的威力,万物都在其奔腾的光芒中动荡,大地被雨水淹没。然而,这场风雨并未带来宁静,反而加剧了商人的忧虑(船只安全)和农夫的担忧(田地作物)。六鹢(古代传说中的水鸟)飞来,预示着风雨将止于鲁地,但鸡犬仍不得安宁,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诗人反思,这样的风雨频率远超古代轩顼时代的十雨五风(指风调雨顺),暗示着时局动荡不安,太平盛世难以再现。他深感忧虑,通过吟咏此诗记录下这一奇异的自然现象,并怀想过去的美好时光。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春陌二首·其一

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

肠断东风各回首,一枝春雪冻梅花。

(0)

公无渡河

浊波洋洋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竟渡。

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壶看入兮中流去。

浪摆衣裳兮随步没,沈尸深入兮蛟螭窟。

蛟螭尽醉兮君血乾,推出黄沙兮泛君骨。

当时君死妾何适,遂就波涛合魂魄。

愿持精卫衔石心,穷取河源塞泉脉。

(0)

乐府古题序.梦上天

梦上高高天,高高苍苍高不极。

下视五岳块累累,仰天依旧苍苍色。

蹋云耸身身更上,攀天上天攀未得。

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

日月之光不到此,非暗非明烟塞塞。

天悠地远身跨风,下无阶梯上无力。

来时畏有他人上,截断龙胡斩鹏翼。

茫茫漫漫方自悲,哭向青云椎素臆。

哭声厌咽旁人恶,唤起惊悲泪飘露。

千惭万谢唤厌人,向使无君终不寤。

(0)

虫豸诗.巴蛇三首·其三

汉帝斩蛇剑,晋时烧上天。

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

白昼遮长道,青溪蒸毒烟。

战龙苍海外,平地血浮船。

(0)

为乐天自勘诗集因思顷年城南醉归马上递唱艳曲十馀里不绝长庆初俱以制诰侍宿南郊斋宫夜后偶吟数十篇两掖诸公洎翰林学士三十馀人惊起就听逮至卒吏莫不众观群公直至侍从行礼之时不复聚寐予与乐天吟哦竟亦不绝因书于乐天卷后越中冬夜风雨不觉将晓诸门互启关锁即事成篇

春野醉吟十里程,斋宫潜咏万人惊。

今宵不寐到明读,风雨晓闻开锁声。

(0)

舂陵行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徵敛又可悲。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

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郭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

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

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

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

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

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

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

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

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