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江上霞》
《赋得江上霞》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明霞出江渚,冉冉丽层霄。

插汉疑鲸饮,填河象鹊桥。

光浮云母障,影落蛟人绡。

披日扶丹毂,行云映翠翘。

长空如挂练,若木共擎标。

驾海常朝汉,兴波欲赴潮。

遥山点翠黛,近浦拂兰苕。

蜃气浮疑结,灵旗飒共飘。

羽人持绛节,海客拾明瑶。

今夕乘槎者,宁知天路迢。

(0)
鉴赏

这首《赋得江上霞》描绘了江面上霞光的壮丽景象,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霞光与自然界的诸多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首句“明霞出江渚”,开篇即点明主题,霞光从江边升起,如同从地平线破晓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接着,“冉冉丽层霄”描绘霞光逐渐升腾至高空中,光彩夺目,美丽无比。接下来的几句“插汉疑鲸饮,填河象鹊桥”,运用比喻手法,将霞光比作鲸鱼饮水、鹊桥横跨天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霞光的壮观与神秘。

“光浮云母障,影落蛟人绡”两句,进一步描绘霞光在云母般的屏障中闪烁,其影子投射在蛟人的丝绸之上,既展示了霞光的动态美,又增添了神话色彩。随后,“披日扶丹毂,行云映翠翘”则通过日出时分的日轮与霞光相互辉映,以及行云与翠绿的山峰相映成趣,展现了霞光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

“长空如挂练,若木共擎标”两句,将霞光比作挂在天空中的白练,与若木(传说中的神木)共同支撑着标志,寓意深远,富有诗意。接下来,“驾海常朝汉,兴波欲赴潮”则通过想象中的海上朝圣与波涛奔涌,表达了对霞光永恒不息、不断前行的赞美。

“遥山点翠黛,近浦拂兰苕”描绘远处山峦青翠欲滴,近处水边兰花轻拂,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霞光的交融。最后,“蜃气浮疑结,灵旗飒共飘”通过蜃气(海市蜃楼)与飘扬的灵旗,进一步渲染了霞光带来的奇幻氛围。“羽人持绛节,海客拾明瑶”则以神话人物手持红色符节、海上的旅人拾取明亮的宝石,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江面上霞光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路径吟

面前路径无令窄,路径窄时无过客。

过客无时路径荒,人间大率多荆棘。

(0)

旋风吟二首·其二

松桂隆冬始见青,蒿莱盛夏亦能荣。

光阴去后绳难系,利害在前人必争。

万事莫于疑处动,一身常向吉中行。

人心相去无多远,安有太平人不平。

(0)

首尾吟·其七十七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十月时。

寒日无光天色远,阴云不动柳丝垂。

园林叶尽鸟未散,道路风多人更稀。

满目时光口难道,尧夫非是爱吟诗。

(0)

和相国元老

崇台未经庆,瑞雪下云端。

虽地尽成白,而天不甚寒。

有年丰可待,盈尺润难乾。

畎亩无忘处,追踪击壤欢。

(0)

依韵和寿安尹尉有寄

不向红尘浪着鞭,殊无才业合时贤。

本酬壮志都无效,欲住青山却有缘。

翠竹阴中开缥帙,白云堆里揖飞泉。

锦屏正与溪南对,他日从游子子传。

(0)

富贵吟

大舜与人同好恶,以人从欲得安乎。

能知富贵寻常事,富贵能骄非丈夫。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