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太守思弦二首·其二》
《送李太守思弦二首·其二》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曾从黯淡听滩声,不似离歌怆别情。

万里讵妨鸥浩荡,九关何限虎纵横。

云来吴会春偏早,剑去延津夜几鸣。

谁谓河梁摇落尽,一时咸诵汉西京。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送李太守思弦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曾从黯淡听滩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通过“黯淡”二字,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而“滩声”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别后的孤独。接下来,“不似离歌怆别情”一句,诗人将离别的痛苦与一般的离别歌曲相比较,强调了这次离别情感的深刻与不同寻常。

“万里讵妨鸥浩荡,九关何限虎纵横”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鸥”和“虎”象征着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和可能遇到的挑战。鸥在广阔的海面上自由翱翔,虎在深山老林中纵横驰骋,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面对困难的决心。

“云来吴会春偏早,剑去延津夜几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地点——吴会(即今之江苏一带),以及他可能面临的挑战。云来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剑去则暗示了友人出发的坚定与决心,而“夜几鸣”则可能是对友人旅途中的警觉与准备的隐喻。

最后,“谁谓河梁摇落尽,一时咸诵汉西京”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虽远行,但其才华与品德将被世人铭记,如同汉代西京的辉煌一样,永载史册。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好诗。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寿高内翰

璞玉浑金表裹同,心知言动有阴功。
一门人杰成龙种,三世科名各继宫。
华盖共瞻天座北,勾陈长扈帝垣中。
野人只待秋风起,去向西湖作钓翁。

(0)

寒食节有感

寒食原头杜宇声,谁家不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

(0)

访杨湖州

苕溪霅溪风景好,浙西浙东皆弗如。
处处堤边种杨柳,家家门外有芙蕖。
使君远继东坡事,处士端宜耘老居。
闻道香名来一访,白须照水久踌躇。

(0)

回至松江

欲向江南采白苹,杜鹃啼后已无春。
洞庭龙女云中降,手把双珠笑赠人。

(0)

佛书载兜率天有内院道书有赤城朱窗乃帝一内

结发师心内院行,紫云门阙碧霞城。
一声霹雳冲天响,万点星辰匝地明。
鼎裹金丹能虎变,床头铁杖带龙腥。
极知富贵非吾事,玉简珠缯有姓名。

(0)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

骏马轻衫拂晓行,野塘春水縠纹生。
心知沮溺无寻处,犹把津头问耦耕。
凤凰城裹旧徘徊,村裹吴山跃马来。
也有旗亭沽酒处,可怜桃杏向人开。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