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端谨易求寻,己是他非祸返侵。
忠信先修销大伪,何曾鄙隔圣缘心。
语言端谨易求寻,己是他非祸返侵。
忠信先修销大伪,何曾鄙隔圣缘心。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语言的慎重态度以及对忠诚和信用的追求。
“语言端谨易求寻”表明诗人认为用语必须谨慎,因为不当之言可能会引起误解或是非。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交流的尊重,强调了清晰、恰当的重要性。
“己是他非祸返侵”则是在强调自我认知与外界差异的同时,也警示着错误的言论可能会带来灾难。这里的“祸返侵”暗示了一种因果关系,提醒人们语言的力量不容小觑。
“忠信先修销大伪”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真信的重视,它们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品质,能够消除世间的大伪(指的是虚伪、欺骗等不正之风)。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
“何曾鄙隔圣缘心”则是在表达诗人对圣贤之道的向往和追求,认为自己与那些圣贤之间并无隔阂,一切行为都出自内心的善念。这句话也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段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语言艺术的高标准,也透露出他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操守的深刻认识。通过这些言辞,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佳作。
昔予点朝簪,本自沧洲吏。
一辞京雒尘,适会田园志。
卜筑代岩栖,嘉招惭远至。
遂赁伯鸾舂,颇授扬雄字。
林闾结架小,郊扉能画闭。
灌溉发阳翘,荒耝豁蒙翳。
剪彼恶木荫,畅此芳菲意。
非惟娱徂年,兼得闲外视。
扶杖听风篁,披襟纳山翠。
片雨洗青天,寥寥元古思。
商飙袭华镫,志士生感伤。
回首平生怀,气结不能扬。
粤余昔髫鬌,逸翮凌云翔。
志旷违俗赏,才潜离世芳。
委怀属书剑,矢念结虞唐。
感叹驰慕思,白日流西光。
徘徊伏陇亩,坐卧空井乡。
清风响丛薄,明月映修廊。
幽居岂不美,抚己悲未央。
岐山有灵鸟,其名曰凤凰。
梧桐以为栖,竹实以为粮。
五采蔚相宣,异质挺文章。
翱游遍九垓,弃置忽若忘。
弃置何足叹,凤鸟非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