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洋郭丈赠我珊瑚笔架赋此答之·其二》
《西洋郭丈赠我珊瑚笔架赋此答之·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分来烽火柏,持作笔床先。

小架宜斑管,长书得锦笺。

归凭纤手润,益使大红鲜。

未有琼瑶报,殷勤奏短篇。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西洋郭丈赠我珊瑚笔架赋此答之(其二)》中的一节。屈大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收到珊瑚笔架后的感想与情感。

首先,“分来烽火柏,持作笔床先。”这两句以烽火柏为引子,形象地描述了珊瑚笔架的珍贵与独特,如同烽火传递的信息一般,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珊瑚笔架被赋予了“笔床”的功能,暗示其在文房四宝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小架宜斑管,长书得锦笺。”这里通过“小架”与“斑管”、“长书”与“锦笺”的搭配,展现了珊瑚笔架与文具的完美结合,不仅实用,更富有艺术美感。斑管与锦笺的使用,预示着书写时的优雅与精致。

“归凭纤手润,益使大红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珊瑚笔架在日常使用中的情景。通过“纤手”与“润”字的结合,表现了使用者对笔架的呵护与珍视。而“大红鲜”则强调了珊瑚本身的颜色之美,以及它在使用过程中的鲜艳夺目。

最后,“未有琼瑶报,殷勤奏短篇。”表达了诗人对于收到如此珍贵礼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诗人并未直接以贵重的礼物回应,而是选择了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谢意,体现了文人之间的高雅交流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珊瑚笔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对于文房用品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恩之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关门

关门壮国险,寒色迥沈沈。

肃卫千屯合,崇墉百雉阴。

黄尘飞古道,白日下幽岑。

一片陇头月,清霜拂藁砧。

(0)

初发湴湖与仲昭侄别

暂尔离乡井,暮行投远村。

驿亭无长吏,稚子候柴门。

平明驱马去,露白岸微昏。

严程自兹始,羁思更何言。

(0)

岁暮放歌

著书十万付名山,何如抱策叩燕关。

浮名千秋俱等閒,但取黄金系肘后。

还留白眼向人间,蔡公一言夺封侯。

苏生十上仍不收,世间巧拙皆自谋。

生憎子云老执戟,草玄卧阁风飕飕。

(0)

夜雨衣衿尽湿抱书三徙因诵坡公一夕成三迁之句即用其句和其韵

夜气凉复佳,夕寝方陶然。

我居海之南,老屋阅岁年。

习久安其陋,讵云选地偏。

独恨微官系,未便营舍田。

常思枝鹿游,此地可卜廛。

万感攒中夜,雷声复搅眠。

破屋雨重重,一夕成三迁。

侍儿抱残书,堆拥向案前。

冷灶已沈火,敲石又无烟。

因叹在官贫,或不愧昔贤。

(0)

江上有怀舍弟文度·其二

江皋洵难越,烟涛复崩奔。

宵行倦睇览,夜宿惊营魂。

岂不同枝体,莽莽异寒温。

幸果还山诺,为欢在晤言。

(0)

凤城谒韩昌黎先生祠·其二

远韵悬今古,雄文泣鬼神。

从来香案吏,多作谪居人。

瘴疠江光冷,松杉庙貌新。

眉山堪接武,莫惜共沉沦。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