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行役临南浦,忽奉来书墨未乾。
见报新恩移亳社,便疑衰迹近长安。
山危水恶行将免,宦思乡情日渐宽。
朝夕放船来就别,赠言应许遗琅玕。
区区行役临南浦,忽奉来书墨未乾。
见报新恩移亳社,便疑衰迹近长安。
山危水恶行将免,宦思乡情日渐宽。
朝夕放船来就别,赠言应许遗琅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答王晋叔》。诗中表达了诗人收到友人来信后的激动心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首句“区区行役临南浦”,描绘了诗人忙碌奔波的生活状态,临近南浦时偶得友人来信的场景。接着,“忽奉来书墨未乾”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信件刚到手时的新鲜感和急切之情。
“见报新恩移亳社,便疑衰迹近长安。”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得知友人调动的消息后,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是对友人升迁的喜悦,另一方面也暗含着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似乎预感到自己与京城的距离在逐渐缩短。
“山危水恶行将免,宦思乡情日渐宽。”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变化。山险水恶象征着旅途的艰难,同时也隐喻着官场的险恶。然而,随着宦途的变化,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却日益减轻,或许意味着他对仕途的淡然或对未来的某种期待。
最后,“朝夕放船来就别,赠言应许遗琅玕。”诗人想象着未来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示愿意在友人离开前再次相聚,并承诺会留下珍贵的礼物——“琅玕”,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未来重逢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植蒿不为栋,豢豚不成虎。
本非英特姿,虽长何足数。
男儿生堕地,便要立门户。
谢凤炳有毛,羊豹兆于乳。
探根咀其芽,已足知甘苦。
吾党有侯生,高门映东鲁。
翘然出二子,发祥自其祖。
小儿肌骨明,珠光照合浦。
大儿神宇深,崇鼎气象古。
学作四韵诗,已无近俗语。
燃灯夜读书,义颇识其觕。
来客见尽倾,喜叹立如堵。
积庆固有获,力穑刈麰稌。
人知须有成,青云张步武。
惜吾已老矣,异日众必睹。
魏人野战如鹰扬,吴人水战如龙骧。
气吞魏王惟吴王,建旗敢到新城旁。
霸主身当万夫敌,麾下仓皇无羽翼。
途穷事变接短兵,生死之间不容息。
马奔津桥桥半撤,汹汹有声如地裂。
蛟怒横飞秋水空,鹗惊径度秋云缺。
奋迅金羁汗沾臆,济主艰难天借力。
艰难始是报主时,平日主君须爱惜。
横枝当案雪未融,夜窗印月影若空。
人怜太瘦不奈冷,自抱幽独无愁容。
春风杂花岂不好,一笑难与孤芳同。
宁来作伴管城子,静炷沉水听号松。
人生不合留飞黄,骊驹夜发生悲凉。
马蹄着沙去莫挽,一日万里风云翔。
月明霜枝挂秋香,桂宫高架辛夷梁。
长梯摘日岂惮远,世上不数琼瑶光。
我今官闲赋江海,老骥识路何由骧。
昂霄气槩看公等,金印入手真毫芒。
更谋浊酒尽清夜,晚鼓径欲催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