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枝当案雪未融,夜窗印月影若空。
人怜太瘦不奈冷,自抱幽独无愁容。
春风杂花岂不好,一笑难与孤芳同。
宁来作伴管城子,静炷沉水听号松。
横枝当案雪未融,夜窗印月影若空。
人怜太瘦不奈冷,自抱幽独无愁容。
春风杂花岂不好,一笑难与孤芳同。
宁来作伴管城子,静炷沉水听号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幽孤寂的意境,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孤独之情。
"横枝当案雪未融,夜窗印月影若空。" 这两句写出了室内的寒冷与静谧,梅枝横亘在案上,尚未融化的雪花映衬出窗外皎洁的月光和虚幻的树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人怜太瘦不奈冷,自抱幽独无愙容。" 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对寒冷环境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得其乐的孤独情怀,没有半点愁绪。
"春风杂花岂不好,一笑难与孤芳同。" 这里诗人的心境更加明显,他虽不否认春天的美好,但对于自己内心的那份孤洁,却无法与外界的繁华共鸣,只是一笑了之,保持着自己的独特。
"宁来作伴管城子,静炷沉水听号松。"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心境,他宁愿选择一个能够理解他心灵世界的伙伴,与之共同享受那份宁静,而不是随波逐流。"静炷沉水"和"听号松"更增添了一种禅意,似乎诗人已经达到了某种精神层面的顿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超脱世俗的心境,是一首颇具深意的佳作。
兰台仙史,好在多情否。
不寄一行书,过西风、飞鸿去后。
功名心事,千载与君同,只狂饮,只狂吟,绿鬓殊非旧。
山歌村馆,愁醉浔阳叟。
且借两州春,看一曲、樽前舞袖。
古来毕竟,何处是功名,不同饮,不同吟,也劝时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