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围平野四回环,天迥台高眼界宽。
云漏残阳明远岫,涛翻急雨涨前滩。
一川胜趣四时好,千里雄风三伏寒。
谁见凌云清绝处,夜凉空翠湿阑干。
山围平野四回环,天迥台高眼界宽。
云漏残阳明远岫,涛翻急雨涨前滩。
一川胜趣四时好,千里雄风三伏寒。
谁见凌云清绝处,夜凉空翠湿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画卷。开篇“山围平野四回环,天迥台高眼界宽”写出了山环绕着广阔的平原,山势蜿蜒,台榭耸立,将视野拓展至极致,显示了诗人胸襟如宇宙般开阔。
接着“云漏残阳明远岫,涛翻急雨涨前滩”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云缝中透出的夕阳余晖映照着远处的山峦,给人以温暖之感;而突如其来的急雨,则使河流暴涨,水势汹涌,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变化无常。
第三句“一川胜趣四时好,千里雄风三伏寒”更进了一层,将时间的维度融入景物之中。诗人通过对山川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四季变换、自然景观永恒魅力的赞美,以及对广阔天地间那种超越时空的雄浑风光的向往。
最后“谁见凌云清绝处,夜凉空翠湿阑干”则是诗人在问谁能窥见那高处凌云之上清净绝俗的境界。在夜幕低垂、凉意袭人的时候,那些隐秘的山间小径和湿润的栏杆,都显得格外翠绿,似乎只有那些能够超脱尘世的人才能领略到这份宁静与纯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崇高理想,同时也映射出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