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凌云台》
《凌云台》全文
宋 / 李中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山围平野四回环,天迥台高眼界宽。

云漏残阳明远岫,涛翻急雨涨前滩。

一川胜趣四时好,千里雄风三伏寒。

谁见凌云清绝处,夜凉空翠湿阑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gyúntái
sòng / zhōng

shānwéipínghuíhuántiānjiǒngtáigāoyǎnjièkuān

yúnlòucányángmíngyuǎnxiùtāofānzhǎngqiántān

chuānshèngshíhǎoqiānxióngfēngsānhán

shuíjiànlíngyúnqīngjuéchùliángkōngcuì湿shīlángān

注释
山围:山峦环绕。
平野:广阔的平原。
天迥:天空辽阔。
眼界:视野。
云漏:云层穿透。
残阳:夕阳。
远岫:远处的山峰。
涛翻:波涛翻滚。
急雨:急骤的雨。
涨前滩:涨满沙滩。
一川:这条河川。
胜趣:美丽的景色。
三伏寒:三伏天的清凉。
凌云:高入云霄。
清绝:清幽。
夜凉:夜晚的凉意。
空翠:翠绿。
湿阑干:湿润的栏杆。
翻译
山峦环绕着广阔的平原四面回环,天空辽阔,高台之上视野开阔。
云层穿透夕阳,远处的山峰显得明亮,急雨激起的波涛涨满了前面的沙滩。
这条河川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景色,即使在炎热的三伏天,也能感受到千里之外的雄风带来的清凉。
谁能欣赏到那高入云霄的清幽之处,在夜晚的凉意中,只见翠绿的栏杆上似乎都沾染了湿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画卷。开篇“山围平野四回环,天迥台高眼界宽”写出了山环绕着广阔的平原,山势蜿蜒,台榭耸立,将视野拓展至极致,显示了诗人胸襟如宇宙般开阔。

接着“云漏残阳明远岫,涛翻急雨涨前滩”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云缝中透出的夕阳余晖映照着远处的山峦,给人以温暖之感;而突如其来的急雨,则使河流暴涨,水势汹涌,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变化无常。

第三句“一川胜趣四时好,千里雄风三伏寒”更进了一层,将时间的维度融入景物之中。诗人通过对山川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四季变换、自然景观永恒魅力的赞美,以及对广阔天地间那种超越时空的雄浑风光的向往。

最后“谁见凌云清绝处,夜凉空翠湿阑干”则是诗人在问谁能窥见那高处凌云之上清净绝俗的境界。在夜幕低垂、凉意袭人的时候,那些隐秘的山间小径和湿润的栏杆,都显得格外翠绿,似乎只有那些能够超脱尘世的人才能领略到这份宁静与纯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崇高理想,同时也映射出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李中立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示学人三十首·其十九

山翠亦有色,溪流亦是声。

居心苟不静,山水是非生。

请看金马门,谁辨浊与清。

(0)

落叶

空庭肃秋气,一叶最先飞。

众叶皆不顾,孤客暂相依。

曾受日光照,融和露复滋。

鸣禽争上下,繁阴覆阶墀。

谁能当此际,返念树上时。

御苑芳菲尽,何况托根微。

飘零固其分,污泥安敢辞。

寄语树上叶,千年长在枝。

(0)

碛中三老咏·其二

读书抱区区,所争吾是人。

博浪偶不中,甘心东海尘。

万死存一卷,遇物吐其真。

手栽桃李花,将欲变荆榛。

(0)

碛中三老咏·其一

龙鳞积深泥,郁吟岂其志。

江海起胡髯,一喷天地沸。

弟死身独留,此中有深意。

不作文文山,徒然歌正气。

(0)

静夜吟·其一

秋夜如漆我心忧,醒亦忧,寐亦忧。

兼之蟋蟀,苦鸣不休。揽衣忽坐起,还卧泪横流。

大风吹树何飕飗,床头书鬼声啾啾。

家乡已荡尽,胡为身独留。

(0)

十灰

谁催千里集瑶台,朔气萧萧映玉杯。

销尽岂如随雾转,有时飘坠碧崔嵬。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