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东山报晚晴,曲终刚见一峰青。
题分秋兴诗应健,坐隔寒泉酒未醒。
祖席飞飞萤似烛,僧房面面石为屏。
但将佳境留人住,亦是山神肯效灵。
月上东山报晚晴,曲终刚见一峰青。
题分秋兴诗应健,坐隔寒泉酒未醒。
祖席飞飞萤似烛,僧房面面石为屏。
但将佳境留人住,亦是山神肯效灵。
这首明代诗人傅圭的《抱阳山夜酌次西屏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山中夜景图。诗人在月光下漫步至东山,感受到晚晴的宁静与清新,月光洒在山峦之上,只余一峰青色,显得格外鲜明。诗人以“秋兴”为题,似乎在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同时又略带几分酒后的微醺与沉醉。
“祖席飞飞萤似烛”,运用比喻手法,将萤火虫比作微弱的烛光,生动地描绘了夜幕降临后山中萤火虫闪烁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僧房面面石为屏”,则通过描述僧舍四周由岩石构成的屏障,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自然与原始之美。
最后两句“但将佳境留人住,亦是山神肯效灵”,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他希望这美好的景色能够留住访客的心,仿佛是山神也愿意展现出其神奇的力量,让这份美好得以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